庞翔勋的“国文科学化”思想
2022年12月21日 10: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2月21日总第2556期 作者:李明娟

  庞翔勋(1910—2001),常熟西张镇(今属张家港市)人。长期担任国文教师,关注国文学习及教授方法的总结,并使之理论化,相关论述被《国文月刊》推荐为“中学国文教员及研究中学国文教学法者参考”。以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系统的教育慎思为基石,庞翔勋发表了《现代应用文体法》《商业应用文作》《学习国文的新路》(与孙起孟合著)等著述,提出了理论性与实用性兼备的“国文科学化”思想。

  教材科学化 

  庞翔勋认为,“有了适当的教材,才会有浓厚的兴趣,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有飞速的进步”。(李杏保、方友林、徐林祥主编《国文国语教育论典》,语文出版社2014年版)他认为,以往私塾教育失败的原因是“教材不适合受教者的程度”。为此,他立足于当时的教育现状,提出“国文教材能另撰新篇,实在是最理想的办法”。当时的高中国文课程标准曾有两种不良倾向,一种是以文学史为经编排;另一种是选择过于专业的学术文章。庞翔勋认为,“文选、文章作法、文法、修辞、作业须打成一片,从来选取国文教材,大多只是几篇文选,这些文选的决定,又往往没有根据文体的分类或文法修辞等的演进,一言以蔽之,没有系统(正式教科书比较好一点)。而尤其不合宜的是读文与作文分家,读的是《陈情表》,作的是《春郊》,读的是记叙文,作的是议论文,读的是文言,作的是白话,读的是诗歌,作的是散文,试问这样怎么会使国文进步”?

  为此,庞翔勋提出“国文选材科学化”的观点。他建议,或用演绎法,或用归纳法,采取单元制,每学期的材料分成若干单元,每一单元包括文选、文章作法、文法、修辞及作业等,文选的选取,应完全根据文体和文章作法竭力系统化,使之成为文章作法及文法修辞等的例证,而文章作法及文法修辞等,应成为文选的说明,以上数项与作业尤应有机配合,读什么样的文选,便应练习什么样的作业,如数学之教何种例题就做何种练习一样。只有采取这种办法,国文教学才会科学化,只有国文教学科学化之后,学生才会迅速地进步。

  庞翔勋还提出,应该随着年级递增,选文从“现代倒选到古代近代,因为课内精读教材原是研究文言句式遣言措词等以帮助其写作的,文章的时代愈近,与现代文字的关系愈接近,它对写作方面的帮助也愈大”。对于内容过于艰深、专业的文章,应放在课外阅读中,由学有余力或者感兴趣的学生去获得。

  阅读的对象是书籍,写作的成品是文章。两者都离不开人们的生活,供人阅读的书籍从生活中来,写成的文章投向生活中去。阅读使人们理解生活的现实及变化的规律,写作则使人们把握生活的将来,冀求可能化为现实,理想见诸行动。庞翔勋提出教材编写要适合学生的学习程度,观照到学生的兴趣,适应学生的需要。他认为,“我们要随时随地留心学生的看书,介绍他们新书”,“教师在选文时,应该以学生之心为心,以青年的兴趣为兴趣”。

  庞翔勋还对自己的选文方法作了介绍,即先通过访谈和调查来探测学生爱读的书籍文章,再据此定下精读的选文。他提出,学习国文的眼光不要限在几本教科书里,要在更广大的领域里去找材料。除了选文仍旧可读以外,有这样几方面值得注意:一是语言;二是报章杂志以及一般书刊;三是电影戏剧;四是全面的生活。同时,他还提出训练项目关联、内容与形式俱优等教材编写要求,让其教材科学化的观点得到了系统呈现。这些观点在后来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如温儒敏先生提出编教材要力图贴近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体现时代性。

  教法科学化 

  倡导教材科学化的同时,庞翔勋发现,“国文学习决不可以光注意文字,忽视了语言”。“随时随地有话听,随时随地便等于有文章读。”“说着学着,学着说着:这是一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源。”他在长期实践与思考中还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教法科学化观点。

  一是课内教学科学化。“五四”以前,语文教学法处于探索阶段,尚没有专门的语文学科教法书出现。“五四”以后,白话文阅读教学中“注入法”还盛行一时。基于当时的这种情形,庞翔勋认为,教学应该从“先生讲,学生听”改变成开会讨论的方式,或者说是自学辅导式,先由学生自己预习,预习时由教师从旁协助,然后由学生报告,大家讨论,教师犹如讨论会的主席,提出问题,鼓励发表,补充意见,纠正错误,最后结束讨论。课外的阅读,更应该纯粹采用讨论会方式。每一个学生都无法偷懒,个个都得参加,通过自己辛勤的工作,收获必然较多,印象必然较深,兴趣必然较浓。

  二是以课外阅读补充课内阅读。庞翔勋提出,提高国文程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多读多看”,他呼吁全国中学国文教师不仅要会教课内的书,还得会教课外的书,要随时随地留心学生的阅读。课内精读与课外略读都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庞翔勋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课外阅读方面,应规定共同的书,要求作摘要笔记,并缴交批阅。

  三是精读略读有机关联。庞翔勋认为,课外的略读,注重思想的开导,知识的汲取,材料的吸收,阅读的范围要广泛,要有计划,有方法,要看得多,看得快,还要作笔记;要使学生从被动的阅读变成自动的阅读,从盲目的翻阅变成主动的选读,从看书变成爱书,从偶一涉猎变成手不释卷;要使他们爱看书籍也爱看报纸杂志,总之,要使他们养成自动阅书的习惯。根据“名家国文程度之养成法”,庞翔勋提出,课外略读指导应与课内精读教学并重,二者之间关系密切。

  综上,庞翔勋的国文学习及教授方法对当下仍有可资借鉴之处,故试做钩沉。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华罗庚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