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
2014年05月13日 21:25 来源: 作者:张一兵
作者:张一兵主编 出 版 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1
版次:1 页数:全三册 印刷时间:2012-1-1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印次:1 I S B N:9787214067210 包装: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三卷的基本结构为:上卷除去西方马克思主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线索之外,主要是早期思想发展和人本学马克思主义的诸种思潮;中卷分别讨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主义思潮,以及有特殊思想史地位的法兰克福学派和英国马克思主义;下卷则分别讨论了上一世纪6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逻辑终结”之后重新集结的后马克思主义、晚期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的马克思主义思潮。将来有条件,还应该专门有一卷关于欧美以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的通论概述。
目录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上册)
导论
第一节 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老问题、新任务
第二节 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第三节 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四种书写方式与本书的结构安排
上篇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发展
第一章 青年卢卡奇: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重释
第一节 青年卢卡奇的历史概念
第二节 总体性与唯物辩证法的方法
第三节 物化与物化意识
第四节 阶级意识与无产阶级革命
第二章 柯尔施的批判哲学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和哲学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的科学
第三章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
第一节 实践哲学的理论逻辑
第二节 市民社会、国家与革命策略的转变
第三节 霸权及其建构
第四章 失望而不绝望:恩斯特·布洛赫的总体辩证法
第一节 从“乌托邦精神”到“希望原理”
第二节 布洛赫希望哲学的逻辑建构
第三节 布洛赫的文化遗产理论
下篇 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思潮
第五章 压抑与反抗: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第一节 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域及历史定位
第二节 弗洛姆的异化三部曲
第三节 马尔库塞的爱欲解放论
第四节 赖希的性经济社会学
第六章 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第一节 理论背景及理论概述
第二节 存在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的边缘处寄生
第三节 萨特的人学辩证法
第四节 萨特的历史辩证法
第七章 列斐伏尔:从日常生活批判到空间的生产
第一节 列斐伏尔与20世纪西方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第二节 列斐伏尔前期日常生活批判的概念与任务
第三节 列斐伏尔中后期日常批判理论
第四节 《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的新探索
第五节 消费被控制社会批判
第六节 日常生活批判的“空间化”转向
第八章 戈德曼:从“隐蔽的上帝”到发生学结构主义
第一节 隐蔽的上帝
第二节 历史视域中的马克思
第三节 发生学结构主义的总体类型学
第九章 杜娜叶夫斯卡娅的人本学马克思主义
第一节 理论背景和理论概述
第二节 回到黑格尔,回到马克思
第三节 激进主体的概念及其批判逻辑
第四节 “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
主要参考文献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中册)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下册)
导论
第一节 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老问题、新任务
第二节 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第三节 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四种书写方式与本书的结构安排
上篇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发展
第一章 青年卢卡奇: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重释
第一节 青年卢卡奇的历史概念
第二节 总体性与唯物辩证法的方法
第三节 物化与物化意识
第四节 阶级意识与无产阶级革命
第二章 柯尔施的批判哲学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和哲学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的科学
第三章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
第一节 实践哲学的理论逻辑
第二节 市民社会、国家与革命策略的转变
第三节 霸权及其建构
第四章 失望而不绝望:恩斯特·布洛赫的总体辩证法
第一节 从“乌托邦精神”到“希望原理”
第二节 布洛赫希望哲学的逻辑建构
第三节 布洛赫的文化遗产理论
下篇 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思潮
第五章 压抑与反抗: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第一节 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域及历史定位
第二节 弗洛姆的异化三部曲
第三节 马尔库塞的爱欲解放论
第四节 赖希的性经济社会学
第六章 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第一节 理论背景及理论概述
第二节 存在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的边缘处寄生
第三节 萨特的人学辩证法
第四节 萨特的历史辩证法
第七章 列斐伏尔:从日常生活批判到空间的生产
第一节 列斐伏尔与20世纪西方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第二节 列斐伏尔前期日常生活批判的概念与任务
第三节 列斐伏尔中后期日常批判理论
第四节 《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的新探索
第五节 消费被控制社会批判
第六节 日常生活批判的“空间化”转向
第八章 戈德曼:从“隐蔽的上帝”到发生学结构主义
第一节 隐蔽的上帝
第二节 历史视域中的马克思
第三节 发生学结构主义的总体类型学
第九章 杜娜叶夫斯卡娅的人本学马克思主义
第一节 理论背景和理论概述
第二节 回到黑格尔,回到马克思
第三节 激进主体的概念及其批判逻辑
第四节 “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
主要参考文献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中册)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下册)
媒体评论
虽然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背离了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但它无论是在主题还是在形式上都提出许多在今天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对于批判当代资本主义及其意识形态具有重要的参照和启示意义小因此,在总体上梳理这一思潮的历史逻辑,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具有直接的理论意义。《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以一种总体视角完整地梳理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对于这十论题的研究无疑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本书具有规范的学术思路和鲜明的学术特色:其一,分三个时段以内在逻辑准确地再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逻辑,这种研究在国内外部较缺乏,其出版必然弥补当前专题研究的不足;其二,全书紧扣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物化和意识形态批判,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前提和历史使命来判断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特质和意义,不仅立场正确,而且分析的路径选择可取;其三,全书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思潮进行分析、判断和定位,坚持以一手文献作为依据,并注重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的解读方法,有机地贯彻“史论结合”的原则,充分体现了创新与规范的结合。在总体上,这本书意义重大.研究方法先进,作者学术造诣较深,创新性明显,具有很大的出版价值。
——中央编译局局长 衣俊卿
责任编辑:张乐生
——中央编译局局长 衣俊卿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