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空有志
2014年05月13日 21:25 来源:本刊记者 熊 帅 民生周刊 作者:熊 帅

  拄着双拐吃力行走的老太太;手捧药粒费力吞咽的老大爷;面容疲倦,时不时点头瞌睡的老人家……我们每个人都曾目睹过类似的生活场景。遗憾的是,老年群体的生活困境往往因司空见惯而容易被忽视。

  在全国人大公布的数据中,截至2011年底,我国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8499万,占总人口数的13.7%。中国已是世界上老得最快、老人最多的国家,养老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难题之一。

  人口红利减少,企事业养老金“双轨制”,流动人口养老保险转续难,农村养老金空白……一系列社会“欠账”之下,是浓缩进千万个案之中的养老现实。在北京市朝阳区定安里的一个普通小区,蔡令璋用自己的故事,展示了一个知识老人的暮年之困。

  孤独是常态

  在定安里一处上世纪80年代兴建的小区里,有一个面积不过40平米的社区小公园。虽然只有4、5个简单的健身器材,但因伴临社区医院、居委会,这里已成为老人们休闲、聚集的重要场所。

  相较于其他老人活动时的兴致勃勃,蔡令璋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她面容严肃,目光沉静地注视前方,常常一个人做健身,从不参与其他人的讨论。

  “我可能得了抑郁症。”这个82岁的老太太告诉记者。近5年来,她一直觉得非常寂寞,常常拿起电话,又不知道打给谁,“有时候想,要是回到年轻时该多好,能和谁都有说有笑。”

  “生活中没有特别期待的东西”,这是蔡令璋近几年里时不时冒出的一种念头。“每天早上醒来,自己都会感叹,无聊的一天又要开始了。好像除了吃饭、让身体健康,就没有其它的生活内容了。”

  “不能听老歌,因为一听就会哭;不想再弹琴,因为没人聆听;不愿说话,因为没有诉说的对象。”蔡令璋常常一坐就是一天,看着太阳出来又落下。如果不是害怕家人担忧,她有时可以几天不说话。

  近10年来,蔡令璋的至亲好友逐一离开人世。领导、朋友、同事、同学……这种知音难觅、故人离去的悲伤,已变成无法解压的包袱,令她无处诉说、无处发泄。

  前些天社区组织活动,蔡令璋本来期望通过这个活动可以找到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排解心中的寂寞,可一场活动下来,性格安静的蔡令璋发现自己既参与不了老年文艺活动,也不喜欢和其她老太太在一起拉家常。活动结束时,蔡令璋非常沮丧,心中始终觉得遗憾。

  “老伴儿对我非常好,两个儿子也很孝顺,可我不想因为我的情绪而影响到他们的心情。”蔡令璋十分敏感,非常害怕自己会成为家人、社会的负担。

  于是在家人面前,蔡令璋渐渐地学会了掩饰自己的情绪;与社会接触时,会特别在乎外界对自己的评价;说一句话,做一个举动,也常常思前想后、患得患失。

  “我是一个可怕的老太太吗?”采访中,蔡令璋不止一次询问记者,是不是觉得她啰嗦,回答的内容好不好,有没有不合适的地方。

  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蔡令璋经常会来社区反映一些情况,之后又担心自己的做法会给社区带来麻烦,便不断上门解释、道歉。

  感慨于现实

  作为新中国最早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生于1930年的蔡令璋,早在10年前就开始思考中国的养老问题。

  “21世纪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探讨”、“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事业的几点思考”、“老年人的六大乐趣”……近三年来,从蔡令璋向社区提交的几份文稿,可以看出她对养老问题的关注。

  “感触最深的就是近20年来退休金的变化。”蔡令璋回忆,上世纪80年代末,她从北京食品协会正式退休。“当时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退休金都非常低,最高不过几百块钱;不同城市、不同单位的差距也比较小。”

  蔡令璋还记得,2001年北京外国语大学60年校庆时,自己领取的退休金与一位在秦皇岛工作的同学相差无几,均不足1000元。等到70年校庆时,她的退休金却已是这位同学的两倍以上。

  “一个月1200多元,就怕生病。”她的这位同学告诉蔡令璋,自己好歹还算有一份退休金,但在农村,没有退休金的农民只能依靠传统的“养儿防老”,生活十分不易。

  除了养老金的“双轨制”,蔡令璋还有感于社会伦理道德的式微。“人们过分追逐物质财富,孝敬长辈、赡养老人等传统美德不如过去那般受重视。如此社会风气,使有些青年人集体意识淡漠、自我意识强,不懂感恩,缺乏责任感。”

  蔡令璋说,特别是近10年,第一代独生子女长大成人。在他们走向社会的同时,他们的父母也开始进入老年阶段。一个家庭,两个独生子女,将背负4—8个老人的赡养义务,使得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都面临巨大的赡养风险。

  蔡令璋感叹,身边的老年人都尽量不去麻烦自己的孩子,一是考虑孩子们生活也不容易,负担沉重;二是怕过多的要求招致孩子嫌弃或厌恶。

  如今,蔡令璋的两个儿子都已搬出去居住。“大儿子离得远,我就只求过年过节时见他一面,小聚一下;虽然小儿子离自己不过两条街,但也只求他每周来一次就好。平时有什么事,能不麻烦就不麻烦两个孩子。”

  寄情于亲朋

  就在家人、朋友、邻居都在回避“临终”这个字眼时,蔡令璋却将这个问题早早纳入到自己的思考范围。

  刚退休那几年,蔡令璋天天想着,如果哪一天自己生活不能自理了,就向孩子们主动要求,将自己送到老年公寓或者托老所,不用他们照顾、护理。

  但蔡令璋很快发现,养老院虽然是最适合接收失能老人的地方,但找到一家符合自己要求的养老院却并不容易。有的养老院条件很好,却不接收有精神障碍的、不能自理的老人;有些地方收治这种老人,但每月费用动辄过万;一些条件和价格都能让家属接受的,却存在各种现实问题,如敬老院只提供生活护理,不具备医疗护理资质,很难满足老人的治疗需求等。

  “这些机构的护理缺乏亲情关怀,老人必须适应那里孤独而标准的集体生活。”蔡令璋说,“对于我们老年人来说,离开了亲情、友情,生活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了。”

  在蔡令璋上交至社区居委会的一份材料里,她写道:“诚盼社区根据不同学历、不同兴趣的各类老年人,组织有针对性的活动。除了组织书法、绘画、歌咏活动之外,还可以适当组织由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人参与的老人谈心活动,让老年人有可以诉说的窗口。”

  “在垂暮之年,有家人的陪伴,有知心朋友的理解,是我最大的期盼。”蔡令璋说。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0184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1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泰达时代中心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