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任务刻不容缓。这也就对粤港澳区域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粤港澳因海而生,亦因海而盛,作为自然地理环境的海洋,长久地作用并参与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区域发展的命脉,同样生发出颇具特色的海洋书写。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至今,随着粤港澳内部子区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特别是港澳回归以及新时代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机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齐头并进,区域文学创作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命力。其中,兼具地域性与典型性特征的海洋书写更是以多元、集中的创作形式展现——其立足滨海现实生活、捕捉时代特征,聚焦海洋环境主体、反映海洋文化身份,融创出新,成绩不俗。这既是四十年来粤港澳发展实践在文学层面的呈现,又彰显出互通共鸣、个性鲜明的区域海洋文化亮色。
图绘现实 展时代风气
20世纪80年代初的粤港澳文学以海洋为切口,聚焦日常图景、提炼现实生活,别开生面的海洋图景颇富生机活力。其创作特色如下。
一是作家所绘的海景由战争记忆逐渐过渡到当下的滨海现实生活,面海抒情逐渐由悲愤激昂归于细腻平静。1980年,吴有恒的长篇小说《滨海传》以海洋为视角复现革命时期华南地区的海上武装斗争。同时期与之相似的长篇小说还有秦牧的《愤怒的海》、陈残云的《热带惊涛录》、杜埃的《风雨太平洋》等,这些小说既传承了革命现实主义传统,抒悲愤之志、思乡恋海之情,又站在新的时间节点上,审视海洋、比照今昔。20世纪80年代后期及至90年代的海洋书写,更多地转向对主人公观海、渡海日常体验的描写。在也斯的小说集《岛与大陆》中,有主人公对望陆岛、直面海洋,抒发“海—天—人”一体的细腻情怀;东瑞的长篇小说《小岛黄昏》聚焦港澳岛屿景观,描绘都市爱情故事,抒发恋海情怀;懿灵、高戈的诗集《流动岛》《梦回情天》立足澳门海湾,展现海城之思。
二是关注的对象由海洋传奇个体转向普通渔民。20世纪80年代初,钟伟民的长诗《捕鲸人》《雾海螺》《捕鲸之旅》和诗集《捕鲸之旅》塑造了海上渔夫、捕鲸者等形象,在粤港澳文坛掀起“海洋风暴”,被称为“钟伟民现象”;钟晓阳的小说《哀歌》同样以深情的笔触塑造了远离世俗生活的深海渔人形象。这些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个性化海洋人物,暗合了《山海经》中“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的精神气质。此后海洋书写中的人物形象逐渐贴近现实生活,多关注海上渔猎、滨海劳作的活动场景以及海洋人物的心理变迁。秦牧的散文集《潮汐和船》,紫风的散文集《渔歌飘荡的时候》《船家姑娘》、散文《海姑娘》《海恋》,海辛的小说《鬼街渡》,袁立勋、陈尹莹的剧作《逝海》《花近高楼》,以及冯峥的疍家生活系列作品,均以渔民为主角,描写时代转型期的人物形象及其内心活动。在这些作品中,海洋是变幻不定的自然空间,从主人公涅槃重生的成长之所逐渐过渡到人海相依共生的理想家园,敢闯敢拼、激情澎湃的海洋传奇人物与风雨同舟、以海为家的渔民形象交相融汇,连缀出别具地方特色的海洋人物谱系。
三是从聚焦海城市井生活扩大到闯海、下海的时代图景。在章以武的小说《雅马哈鱼档》中,买鱼卖鱼杀鱼吃鱼的场景活灵活现,掀开了“清明上河图”般热闹纷繁的当代岭南日常生活,折射出改革开放初期敢闯敢干、生机与活力并存的个体经营状态。朱崇山的长篇小说《南方的风》与陈国凯的长篇小说《大风起兮》,均以海洋景观为开篇,关注改革开放大潮中“下海”人物的切身体悟,将主人公拓荒生存、海上搏击的坚韧精神“迁移”至改革开放浪潮之下的商业活动及建设事业中,从日常生活中来,到时代大潮中去,呈现沿海城市发展的腾跃之象。
激发创意 融多维想象
新世纪以来,粤港澳海洋书写更善于从海洋自然景观及海洋现实生活出发,回望历史、眺望未来,探幽发微、融创结合。其创作特色如下。
一是聚焦粤港澳“海丝”脉络及其特色,创造性地呈现区域海洋商业文化特质。部分作品开宗明义,以广角扫描、全局敞开式的模式,以及长诗、大型舞台剧等艺术形式吟咏“海丝”,展现海洋商业文化。如颜烈的十四行诗集《商埠·海丝》,丘树宏的大型舞台节目文学台本《珠海,珠海》《海上丝路》《海上丝路·香云纱》《粤港澳放歌》,以及长篇史诗《海上丝路》。洪三泰的长诗《大海洋》《丝路叠影》在国际诗坛收获好评。此外,他还深入调研“海丝”历史遗迹,推出《开海》《千年国门》,以及报告文学《醒来的海魂》《丝路悠悠海蓝蓝》等。也斯的短诗《丝绸之路》从古往今来“海丝”航行中的一个个小人物谈起,借其所见所感复现航海景况,以他们的心理变化勾勒出“海丝”图卷。相似之作还有西西的长篇小说《哨鹿》《钦天监》及邓晓炯的小说《迷魂》等,把握粤港澳海洋商业文化中东西方元素的多元互动交流,串珠成线,打造“丝路之海”。
二是聚焦粤港澳经典海洋符号,提炼升华,创新再造。21世纪以来,不少作家围绕粤港澳地区发掘的古商船,系统展现华洋贸易中的商船、商人、商行、远洋商业活动及其背后的复杂情感。如冯峥的长篇小说《南海1号传奇》从当下现实体验出发,巧借文学创作重现彼时海船贸易时空;“十三行文艺”依托新编历史剧、话剧、网络连载小说等形式,重塑十三行时期的海商人物形象,已成为区域品牌;辛镛的长篇小说《海邦剩馥》、陈继明的长篇小说《平安批》,以及郭小东、陈柳金等人的侨批书写勾连海内海外,展现华侨文化。这些作品将粤港澳海洋景观、海洋遗产打造成一种特色文化符号,生动鲜活,“海丝”形象“浮出历史海面”。
三是立足海洋空间,展开未来想象,如董启章、周桐、陈楸帆、邓晓炯等作家的创作。邓晓炯的小说《浮城》将未来海岛城市想象成环球漂流的巨轮;周桐的长篇小说《除却天边月没人知》由岛及海,道出了未来经历生态危机的外星人穿越至澳门海域的种种机缘巧合;陈楸帆的长篇小说《荒潮》集潮汕地区海洋地理环境、文化传统与未来科技、后人类想象于一身,借硅屿之上“赛博人”的经历,打开了对人工智能时代后人类生存的思考空间。这些作品虚实同构,各自提供了“想象区域海洋的方法”,引发关于后现代、后人类问题的思考。它们既彰显了对晚清以降王韬、梁启超、吴趼人笔下海洋书写的共鸣与传承,又表达出强烈的现实关怀,巧用当代科技外衣下的生态内核打造“生态之海”。
以海为脉 塑区域形象
新时代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不仅要注重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还应大力推动海洋文学文化繁荣发展,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以粤港澳为例,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海洋书写从区域海洋地理环境和滨海生活特色出发,应时而变、逐浪翻新,彰显出心系本土的现实关怀。粤港澳海洋书写以海洋为视角来介入并重构区域形象,稳中求变、出新出彩,推动区域文化阐释不断深入,为当代海洋书写提供了多重思路。因此,粤港澳并非文化意义上的“薄弱区”或“沙漠地”,而是洋溢着地方特色的生命之力、共鸣之情。在全球化发展的当下,时代迫切呼唤地方性,但地方性特色如何彰显也成为当下亟待探讨的问题。海洋书写最初展现的是从地方出发看世界的视野转换与心态变迁,涵盖了区域性特色与世界性的共通因素。立足现实、融创出新的粤港澳海洋书写不仅提供了全球化中的地方性特色,更为文化对话提供了契机。当代海洋书写有待进一步发掘及提炼,进而将其上升到普遍意义上的文化形象。
(作者单位:广东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医药人文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