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与实践路径
2024年03月22日 09:5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3月22日第2858期 作者:史小宁 朱少云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决定了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需要创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范畴,新质生产力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从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从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阐述“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涵,再到3月在全国两会上进一步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创新与发展,深化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了科学指引。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涵,正确认识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的内在关系,并不断探索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对于切实推动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涵

  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先进生产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本质上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新变化、新趋势。关于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指出了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特点、关键、本质等基本理论。其中,新质生产力的“新”与“质”的核心在于以新促质、以质取新,并集中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产力理论的三要素之中,即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劳动资料在新时代的新变革以及劳动对象发生的新变化等。

  随着生产力要素在当代的创新发展,三者之间的“质”的优化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具体来说,科技创新发展充分展示了新质生产力的“新”这一大特点,即生产力智能化的趋势之快,科学技术的更新日益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力量。需要明确的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仅要有“新”的形态规定性,而且要有“质”的内生规定性。新质生产力的“质”主要是由其结构及其功能决定,这一决定力量不仅仅表现在劳动者自身素质的高低上,决定着每个有劳动能力的人能否在现代化进程中成为真正的“活劳动”者。同时,“新”“质”作为新质生产力不断开辟新的劳动对象的关键力量,新的未经劳动加工的自然物和已经被加工过的劳动对象也会成为新的劳动对象,以及对新工具、新技术等新的劳动资料的采用,并在产业、模式、技术等方面实现质的提升,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进而实现对新质生产力之“新”“质”产物的不断丰富。

  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的内在关系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剖析生产力理论,揭示了劳动分工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以及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关系原理,第一次把生产力概念提升到哲学高度,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并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奠基作用。马克思指出,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会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

  我国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伟大成就,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通过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以科技创新发展不断推动传统生产力的转换。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化时期,新质生产力便是科技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的新样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科学谋划、统筹兼顾。新旧质生产力之间的平稳过渡关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产业体系现代化等方面的转换成败。因此,在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在国民经济中长期占据主体地位的传统产业,必须要从整体视域中正确认识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的内在关系,确保传统生产力在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下提质增效,从而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好基础。

  一方面,传统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基础。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是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缺少传统生产力产出的哺育,新质生产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是因为,传统产业关系到国计民生,是我国地方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等方面安全的重要依托。目前,我国传统产业在制造业中占比很高,传统生产力中的落后技术、产品等退出市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不能将传统产业完全当作落后产业的代名词,部分传统产业在经过技术改造后可以成为新兴产业,进而不断塑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新势能。

  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为传统生产力注入新的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其具体表现为技术含量及其附加价值的提高。没有新质生产力中的科技基因注入,传统生产力就会蜕变为落后生产力。同时,新质生产力对传统生产力进行技术创新改造,不仅会促使其形成新的产业群、产业链,并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使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生产技术从手工阶段、机械化阶段、电气化阶段、自动化阶段等走向信息技术化、智能化阶段。

  有效推进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协调发展,就要大力促进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的深度融合,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并实现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协调发展。同时,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释放新质生产力的长尾效应,全面推动地方传统产业的高端化、低碳化、绿色化发展。

  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进路

  从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涵及其与传统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并结合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史来看,新质生产力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在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由低水平到高水平的发展过程中,物质基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当前,我国必须紧紧依靠三者之间的效应叠加,更快更好地向高水平“代级”发展新质生产力。

  第一,以因地制宜为原则,下好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恩格斯曾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成财富。可见,自然资源作为潜在的、可能的生产力,是人类各种活动的物质基础和终极来源。没有自然资源,没有自然界最基本的物质及能量供给,人类就不能生存,更谈不到生产力的发展。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我国各地在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以因地制宜为原则,下好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鲜明地体现了实事求是这一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重要经验。同时,结合各地区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既要有选择性地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体系,也要精准施策,抓住各地区发展的“关键词”,亮出“城市名片”,将适合各地区发展的科技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链上,形成分工协作、突出区域优势的差异化发展格局,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有效规避投资、产能等方面的浪费。

  第二,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中非实体性要素,其对新质生产力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对生产力要素即实体性要素的渗透,并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直接生产力来实现。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来看,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不是取决于人们生产什么,而是取决于人们怎样生产,用什么进行生产。因此,生产工具便是作为生产力水平的指示器,而生产工具的发展则与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同向进步。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这既是对科学技术在新时代中地位和作用的概括,也是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时代浪潮引起的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构、节奏和功能的转化的深刻反映,也是对现代产业体系构成的正确理解。一方面,要紧紧抓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和颠覆性技术供给,使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进一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动能,构建全过程创新链,以科技创新的成果推动产业升级发展,并积极发挥新型生产方式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快实现高水平技术的自立自强。另一方面,要加快技术多路径探索和产业交叉融合,推动新兴产业的跨界融合,广泛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实现资料信息的有效整合,并在世界范围内打造具有我国特色的数字产业集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第三,以高素质人才为关键,全力构建人才聚集“强磁场”。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生产力能动的主体和生产力发展的伟大动力。人类按照自己的需要在大自然的躯体上处处打上了人类活动的烙印,使自然“人化”变成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人化自然。有目的的人在主体性要素中是最核心、最能动的关键要素,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就是人的无限发展着的需要与自然不能完全满足人的需要的矛盾运动。“人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的双向循环与动态平衡”表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些“死”劳动,只有与劳动者作为生产力要素中“活”的因素相结合,才能形成真正的生产力。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发展新质生产力比以往更强调高素质人才这一重要主体性要素。一方面,要加强特色人才培养,加快研究型大学、高水平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等各类科研平台的新建设;另一方面,要畅通科技、教育与人才之间的良性循环,壮大人才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急需人才。此外,要积极破解各种客观上存在的体制机制阻碍,切实扩大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蓄水池,进一步促进全国范围内高素质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形成全国“一盘棋”的高素质人才聚集的“强磁场”,为推动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西北师范大学)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