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形成多重人才红利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03月22日 09:5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3月22日第2858期 作者:毛军发

  人才兴则科技强,科技强则国家强。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则是践行“硬道理”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高等教育作为教育强国战略的龙头,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结合点,需要深刻把握“教育—科技—人才” 一体化推进和良性循环的内在逻辑,在推动形成多重人才红利、大力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国家与区域发展战略方面先行先试,以“三个先行先试”回答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校何为”的时代命题。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意义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自2023年9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部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系统阐明了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与具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为新时代新征程背景下解放生产力、开辟新赛道、凝聚新动能指明了方向。

  从科技革命进程来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解放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的每一次跃迁都推动了社会经济与文明的进一步革新。从以蒸汽技术为代表的蒸汽时代,到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时代,人类历史已经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每次工业革命都相应重构了生产要素与生产关系。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升级方兴未艾,科技发展呈现出多点突破、交叉汇聚的趋势,创新范式的更新迭代呈现显著加速、融合集成的态势。面对交织并存的新机遇与新挑战,迫切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我们预判变化、引领变化,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进程中抢占先机、赢得先机。

  从国家发展大局来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竞争环境日益复杂,规则秩序加速重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值关键阶段,党的二十大系统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新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面对新的发展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招,有利于推动构建独立自主的创新体系,有利于突破霸权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围堵与封锁,有利于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夺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胜利。

  从百年教育发展来看,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等教育的历史转型指明了方向。每一次生产力跃迁势必对人才结构提出新的要求,进而深刻影响人才培养模式与理念的创新。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思想解放,加快了高等教育现代学科体系的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造就科学的“黄金时代”,推动高等教育向制度化和体系化迭代,科研引领产业的效能逐步彰显;第三次工业革命博采众长、多元并举,高等教育推动形成“大科学”时代,进一步推动构建“科学理论—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循环累积相互促进的关系。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催生形成的新质生产力,必将对教育变革带来巨大影响,也必将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高等教育作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环节,迫切需要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示范效应,引领和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要求人才培养模式深层改革

  人才是创新与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核心要素。而人才红利是一个历史进程和连续谱系,需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业制宜,分层分类立体化构筑。高等教育亟须把握人才培养和教育变革的大趋势,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聚焦学科体系、教学体系、创新体系“三项变革”,加快推动历史形成的“人口规模红利”、日渐厚实的“工程师红利”以及面向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红利”等“三重人才红利”充分释放、持续释放。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推动学科体系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完善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人才谱系,需要完善构建与之相匹配的学科专业体系,从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上与生产力相呼应。高等教育需要紧密对接新要求,聚焦当前教育强国战略与中国式现代化部署,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化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下好学科建设的“先手棋”,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产业升级需要,做好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升级、换代和新建工作,以学科体系优化服务战略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构建,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夯实基础。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加快教学体系变革。面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培养需要与之相合的教学体系,双向满足社会对人才素质与人才对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需要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大教育科技人才观”,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有机协同,深化基础研究人才、工程应用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需求侧改革,全面加强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体系化建设,进一步推动教育数字化,促进科技赋能教育模式改革,建立与科技发展趋势和战略任务布局紧密衔接的评价标准,深度融入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支撑+金融科技”创新系统与创新要素,深化“教育—人才—科技—产业—区域”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相融通,全面提升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整体成效,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源源不绝的智力效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提速创新体系变革。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更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核心技术突破策源地和人才培养主阵地,需要深化构建追求卓越的有组织的科研体制机制,在持续开展高水平自由探索的基础上,加快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变革,积极探索与有组织科研范式变革相适应的科研管理方式,在加强宏观统筹协调的同时积极落实“放管服”改革,紧密贴合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需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服务经济社会的生产力,在市场竞争中检验科研成果的创新性,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强有力的创新动能。

  需要多重国家战略协同推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立足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水平。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安排,明确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进步依托高校,科技创新依托产业,高精尖产业打造依托区域。作为“三个第一”的重要结合点和“三大战略”的重要汇聚点,大学需要在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交织演进中推动人才红利的持续释放,开辟“大学—产业—区域”协同发展新境界,为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支撑。

  夯实教育基础,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教育支撑。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大学需要牢牢把握教育为先的战略先导地位,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教育力量。面向新的发展阶段,深圳大学将赋予“特区大学、实验大学、窗口大学”以新的时代内涵,深入实施深度融入先行示范区发展的“三步走”战略,加快打造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学科体系,通过更加卓越的人才贡献、产业贡献、学术贡献,接续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城市名片。

  聚焦科技核心,为新质生产力提供高水平自立自强的科技支撑。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发展全局的“牛鼻子”。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明确提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等新质生产力的呼唤,大学需要主动承担起将科研创新能力转化为科技产业能力的重任,打通从0到1源头创新和从1到N成果转化两个“最后一公里”。深圳大学地处中国最富创新力的深圳南山,将充分把自身的科研优势与产业优势相结合,把解决“卡脖子”问题、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最高追求和根本目标,构建追求卓越的有组织的科研体制机制,注重源头创新,注重研以致用,在若干领域和方向上进一步拓展科学新疆域,在形塑先行示范区文化品格方面形成不可替代的深大力量。

  抓牢人才关键,为新质生产力提供独立自主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支撑。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新质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既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还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更要构建完善独立自主培养人才的教育体系。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龙头,需要将“培养—引进—使用”有机结合,实现人才工作各环节的联动和集成,以拔尖创新的人才培养忠恕任事的人才队伍。深圳大学将以历史责任感紧抓人才梯队这一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一方面坚持人才引育的“天下主义”理念,深化分层分类评价改革,增强人才吸引力和发展活力,切实构建“人人皆可成才”的深大人才政策体系;另一方面前瞻布局、率先推动,深化面向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多措并举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加快建成先行示范区的人才高地,把高校人才集聚的“势能”转化为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能”,为“双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更有力的人才保障。

  强化区域协同,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大学—产业—区域”共同体发展的合力。从多重国家战略视角出发,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矛盾,关键在于构建“大学—产业—区域”发展命运共同体。充分发挥大学的独特优势,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聚集,推进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亟须进一步明确构建“大学—产业—区域”发展命运共同体的实践逻辑及理论逻辑。深圳大学将直面“双区”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深圳实践,聚焦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20+8”领域重大关键科学问题和前沿科学问题,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持续推动“环深大创新创业生态圈”迭代升级,将科研创新成果写在“双区”大地上,持续发挥全国重点实验室、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等创新载体,深入融入深圳一流高新技术企业、一流科技产业和一流创新生态,以深圳大学发展的小逻辑服务国家与区域发展的大逻辑。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校长、深圳大学新质生产力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