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03月20日 09: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3月20日第2856期 作者:本报记者 吴楠

  3月15日,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行政学院)和南京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在南京联合主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着力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理论研讨会暨“一起研习”理论工作坊第十期研讨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和全国两会精神。江苏省委党校相关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和第50期江苏省管干部进修班学员共130多人参会。

  与会学者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并深刻阐释了“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进一步丰富,为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为江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科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起点,新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落脚点,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力。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人文社科资深教授洪银兴谈到,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要以开辟拓展新科技、新能源、数字经济新赛道为重点。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江苏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院首席专家杨明表示,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反映了我国经济由量的积累转向质的突破的新时代生产力现状,顺应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实现了生产力理论从普遍性到特殊性的落地转化。

  南京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葛扬提出,新质生产力所对应的是技术密集度更高、发展潜力更大的新兴产业。在技术成熟和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后,新兴产业会表现出明显高于传统产业的研发强度、增加值率和企业投资回报率,要以“新”和“质”实现生产力的能级跃升。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能够全面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洪银兴表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基础高级化;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它既代表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产业发展的方向;要超前布局建设生物技术、绿色低碳等未来产业;要在产学研深度融合、培育科技企业家、建立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等方面聚力,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南京大学经济增长研究院院长沈坤荣表示,要彰显功能特色,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的重大任务,江苏是全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有能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前列。”杨明说。

  葛扬提出,江苏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着力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尤其是产学研以及金融领域齐心协力,大力推进一批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二是着力差异化布局建设战略科技力量,将量子信息、光子与微纳电子等,作为重大创新领域进行重点布局。三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牵头承担科技项目,支持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创新,着力培育高科技的头部企业。四是深化激发科技人才积极性的科研体制改革,深化科研项目管理改革,推进科技成果权属改革,保护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人民日报社江苏分社社长何聪提出,江苏正努力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全国前列。江苏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功夫要下在全面上,重点要更大释放创新活力,发展新科技、新动力、新能源,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具体到实践层面,因地制宜要更多体现在产业项目的选择上、创新能力的培育上。放在全国来看,创新是江苏的优势,也是发力点所在。

  高校要做新质生产力源头活水

  发展新质生产力基础在教育。“2023年11月初,我率代表团访问美国,刚下飞机,就得知美国要在华盛顿机场周边建一个发展人工智能的新科技园。到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后又得知,该校所有学科都要开设人工智能课程。”洪银兴表示,技术日新月异,教育要与技术赛跑,不仅要教授知识,还要创新知识。这要求大学必须走在技术创新的前面,教育现代化要先行。高等教育要创造知识,科技人员的知识要不断更新,高等教育的学科内容也要超前布局。

  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成斌谈到,高校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是教育科技人才通达融合的枢纽,是孕育和培育未来技术、未来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源头活水。高校要坚持开放办学,加强和产业界的协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展现新作为;要建立学科更新机制,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紧跟国际科技前沿,打造一流学科;要加大力度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加大力度推进海外引才,多措并举用好各类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培育一流人才;要创新科研组织机制,联合设计科研机构,建立开放合作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产出一流成果。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