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语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和重要体现。国家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治理也离不开语言的支持。因此,语言在国家治理中的角色具有双重性:既是治理的对象,又是治理的工具。
现代语言治理不同于传统的语言管理。语言管理一般是指政府对公共语言事务进行自上而下的管理,语言治理则强调多元主体对公共语言事务的参与共治和上下互动。政府主导、社会和个人参与,是我国语言治理的基本方式。国家语言治理体现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其执行主体分别为政府、社会和个人。多主体、多向度和多层面构成了国家语言治理的基本特征。
国家语言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国内外公共语言事务的能力,是国家语言治理体系的执行能力的体现。国家语言治理的效能主要通过制度建构、语言政策制定、实施及协同等治理过程得以实现。在国家语言治理现代化要求下,提升国家语言治理能力意味着国家在治理语言公共事务时需要高效化、科学化和智能化。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社会语言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剧增,国家语言治理的难度加大。全球语言竞争、国际话语权博弈、突发事件下的应急语言服务、网络空间语言文明等问题对国家语言治理能力提出新要求。提升国家语言能力面临外部环境复杂、政策决策困难、治理效率不高等困境。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为国家语言治理带来新机遇和新路径。大数据是服务国家语言治理的战略资源,大数据应用是提升国家语言治理能力的重要路径。人工智能对增强国家语言治理的科学化和智能化,构建健康和谐的人机语言生态有重要价值。新技术赋能国家语言治理后,提升国家语言治理能力需要更新治理理念,转变治理模式,探索治理新路径。
树立国家语言治理新理念。在国家语言治理中,新技术不仅是一种治理手段,还是推动治理变革的驱动力。一方面,国家语言治理中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适应社会语言问题日益复杂多变的现实需求,优化治理方式,使语言治理的便利化和高效化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新技术与国家语言治理的有机融合也推动了治理的转型和变革。数据不仅是一种生产要素,也是一种治理要素,已内化为治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新技术将促使语言治理的关键问题从“如何治理”迈向“以何治理”和“何为治理”的更高阶段。“如何治理”强调语言治理的程序和方法,“以何治理”强调大数据是语言治理的基础资源,“何为治理”则指语言治理需要重新定义为智能化、智慧化的语言治理,即“语言智理”。数据治理能力也成为国家语言治理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转变国家语言治理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从程式化转向精准化。国家语言治理通常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范,如政府制定语言政策或发布指令配置资源,下级部门执行政策,社会机构、利益相关方或个人通过某种方式协同治理。大数据的获取、共享和应用使得语言治理能超越常规的程式,为应对社会语言问题提供精准分析,有利于精准施策,靶向治理。二是从被动响应式转向主动预见式。国家语言治理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但通常是在问题或需求出现后才开始采取应对措施,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大数据具有大容量、多样性、快速度及真实性的特点,可以支持对社会语情(社会语言状况或语言使用状况)和语言问题的事前研判和趋势分析,为问题的预判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从而将治理端口前移。三是从信息化转向智能化。信息化是国家语言治理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提高治理效率,降低治理成本。但信息化无法满足国家语言治理现代化的更高要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信息化的升级版,使语言治理信息扁平化,有助于智能化分析和治理日益复杂的社会语言问题,实施便捷化、可视化的智慧治理模式。
探索语言治理新路径。一是动态监测语情。可通过建立媒体语言动态监测系统、社会语情跟踪系统、语言问题和语言需求征集平台等,挖掘和汇聚语情大数据,为国家语言治理提供更加真实、全面、及时的语情信息和民意参考。动态监测语情变化,预判语情发展趋势,分析语言问题可能出现的“热点”地区和关键节点,为语言治理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二是精准制定方案。在对语情数据分析和预判的基础上,科学评估语言问题的风险等级,精准制定语言问题应对方案。利用大数据锁定语情的触发点,深度分析语情产生的原因,有效制定治理语言问题的目标、路径和方法,科学配置与治理语言问题相匹配的人力、物力和技术资源,为精准应对语言问题提供方案。三是高效“智理”响应。借助大数据技术可对社会语情和语言问题进行高效的智能化处理。通过大数据对社会语情的分级、分类筛查,精准选择适用于智能化应对的语言问题。通过智能预警、智能应答、即时翻译、语音合成等技术手段,提高响应速度,提升治理效率。通过对国内外语言使用者及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模式的大数据分析,优化中文的多样化传播体系和传播平台,有效提升国家语言治理能力。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语言治理能力研究”(20BYY05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华侨华人(浙师大)研究中心;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