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多棱镜——读“牛津通识读本”(文学类)有感
2022年06月01日 09: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6月1日总第2418期 作者:刘成富

  通常,我们认为文学作品是虚构的,文学是茶余饭后用来消遣的,甚至会觉得文学毫无用途。但是,译林出版社陆续推出的“牛津通识读本”(文学类)让我们发现了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丛书颠覆了我们对文学史编写样式的认知,把文学研究置于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下,不仅让读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让文学的精神激荡读者的思想和灵魂。作者介入所在时代,与种种弊端、恶习、恶势力进行了英勇斗争;他们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例如,贝克特的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以及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看似荒诞不经,但在其表象背后,剧作家的矛头直指病入膏肓的社会。

  20世纪是风云激荡的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粉碎了人们的梦想,德国纳粹集中营更是把人间罪恶推向巅峰。“集中营之后,还能写诗吗?”这一提问发人深思,但生活还得继续。丛书中,无论法国作家、英国作家、俄罗斯作家,还是德国作家均未袖手旁观,经过他们的加工和提炼,这些历史事件进入文学王国,成为读者的集体记忆。

  文学作品就像一面多棱镜,可以让我们从中看到过去、现在和将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部文学史或一部文学研究作品也就成了一部社会史。就《德国文学》而言,作者通过官僚与资产阶级、分裂与统一、战争与重建等重大主题,别具一格地阐释了什么是德国文学。德国文学与德国哲学是互为影响的,观念论和物质论对德国文学的影响很大。在阅读《德国文学》时,我们不仅能够读到歌德、席勒、布莱希特,还能读到康德、马克思、尼采、叔本华,读到16世纪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读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柏林墙的倒塌。为了让我们对英格兰的历史变迁有所理解,《英格兰文学》作者则为我们介绍了有关爱尔兰问题、盎格鲁—撒克逊人、诺曼征服、《圣经》、英语研究等历史文化方面的常识,为我们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英格兰性或英格兰精神奠定了基础。

  就《法语文学》而言,除了将名家名著和文学流派巧妙串联在一起,形成内在联系之外,什么是“法语文学”成了一个必须要问答的问题。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些不居住在欧洲本土的法语作家闪亮登场,塞泽尔、法农、桑格尔等人受到高度关注。一些母语不是法语的外籍作家,如塞缪尔·贝克特、尤奈斯库,通过创作荒诞派戏剧使当代法国文学发出奇光异彩。这是我们了解拉伯雷、莫里哀、巴尔扎克、雨果、司汤达之外的意外收获。

  《俄罗斯文学》的编写样式更为新奇,作者选取了普希金的《“纪念碑”》作为切入点,而且以这首诗的七个主题为线索,开启俄罗斯文学的思辨之旅。作者的思辨主要集中在下列几个方面:从作家崇拜到文学经典的形成,从神话的构建与解构到意识形态的冲突,从性别问题到作家的社会角色,从“原始文化”到文明与冲突,从精神到物质。书中对具体的作家和作品分析不深,作者更多地关注了俄罗斯的文化史、思想史和民族精神发展史。

  传统意义上的外国文学总是西方的文学,尤其是法国文学、英国文学、德国文学、西班牙文学、美国文学、俄罗斯文学,甚至还有日本文学。但是,在这套丛书中,我们还读到了拉丁美洲文学,读到拉丁美洲200年来的社会史、思想史、文化史。我们能够从中切身感受到那些自称“牛奶巧克力”肤色人种的特有心态,包括在继承西方传统价值与追寻本土文化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困惑、迷惘、无奈和绝望,以及他们为争取自由和解放所抱有的幻想。在马尔克斯、博尔赫斯的作品中,我们感受到拉丁美洲作家在价值取向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既对立又统一的思想倾向。

  在丛书中,《文学理论入门》的作者似乎要告诉我们的是,胡塞尔、罗兰·巴特、拉康、萨义德、德里达、福柯、阿尔都塞等人的理论充斥着当代文学理论,使文学理论给了我们一种过于纷繁的感觉。作者回到源头,通过梳理和解读一些基本问题,让文学理论摆脱了曲高和寡的局面。古典文学常常是现代读者遗忘的角落,但是,丛书中的《古典文学》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史诗、古代戏剧、古代田园诗、古代讽刺文学的无穷魅力。当然,这部导读的作者是西方人,论述的对象是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学,是荷马、亚里士多德等。中国的屈原、孔子没有论及,但是,我们可以在单独一卷的《中国文学》里读到想要读的内容。

  此外,丛书还有一部专门论及戏剧的读本。作者巧妙地把东西方戏剧串联起来,侧重揭示戏剧的不同形式、样式和固有的本质。内容主体是欧美戏剧,但是东方的日本、中国和印度也占有一定篇幅,作者试图为我们提供一个全球性的视野。

  在这套读本中,也有桑禀华教授编写的《中国文学》。作者从2000余年前的《诗经》一直写到当下,论述对象涵盖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甚至包括海外华人作家。桑禀华把带有普遍性的主题与具体的文本结合起来,通过文本之间的对比呈现了广大读者所关心的话题。在全面梳理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时,作者巧妙地抓住一些宏观主题,将哲学、文学、历史和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

  总之,丛书通过关键词和关键性的概念和主题,简要问答了文学的基本问题,通过一些经典作品把不同时代的作家串联在一起,使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高度融合,令人耳目一新。读者的目光常常被带到文学作品之外,能够积极地参与到人类文明进程的思辨与构建当中。这样的编写方法摆脱了学院派的束缚,打破了学科壁垒,跨越了边界,使读者在语言、文化、思想、政治、社会、历史、哲学、宗教、艺术等方面获得了融通性的认知。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