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研究百年景观——贯通·联动·整合
2022年06月01日 09: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6月1日总第2418期 作者:谢一榕

  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起步较晚,其诞生得益于“儿童的发现”与现代“儿童观”的确立。搭乘五四新文学的发展浪潮,在鲁迅、周作人、叶圣陶、赵景深、张天翼等先辈的关怀和努力下,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在一代代创作者、理论家和批评家的精心呵护下逐步长大。作为一种文类,儿童文学的边界是暧昧模糊的,它的创作特性决定了自己独有的演进逻辑,却又不可避免地在发展历程中与主流文学相互缠绕;作为一门学科,其定位也颇为尴尬,虽然有着自己的学科特性,却从始至终与教育学、心理学等交叉重叠。中国儿童文学亟须在确立发展框架的同时,开辟出与其他文学现象交互发展的共生路径。

  摆脱“盲人摸象”的固有研究模式

  从1987年蒋风编纂第一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开始,张香还、陈子君、王泉根、吴翔宇等学者也纷纷投身于中国儿童文学史的史料梳理与史书编纂。不过,在“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背后,还需确定一种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介入其理论建构和发展研究。《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的整体观研究》(吴翔宇、卫栋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11月版)将儿童文学的一体化进程和整体观研究作为切入方法,旨在超越文学的本质主义与非文学的工具主义,以综合性视野开辟出一条探索与重构的新路径。

  正如蒋风在序言中所说:“我是不主张把儿童文学孤立起来的,更不会把儿童文学当成‘真空文学’。”若一味强调儿童文学的特殊性,只会将这门学科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框架中抽离,画地为牢主动架起学术壁垒,将其置于“悬浮之境”。对于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的演进史,当下学界采取了从时间、空间和理论三维坐标完成探索与追溯的路径,也从侧面昭示了未来中国儿童文学的相关研究必须要摆脱“盲人摸象”的固有模式,以一种更全面的立场和更综合的方法,去观照百年中国儿童文学起落消长的规律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文学的整体观研究必然囊括史实、理论、思潮和作品等环节,该书并非仅仅对儿童文学编年史作线性展现,也绝非将作家作品进行简单罗列,它将儿童观的演进与现代中国动态文化结构相贯通,将儿童文学的个体现象与中国文学的理论阐发相整合,将学科的内外发展与中外资源及社会功用相联动,进而达到一叶知秋的效果。

  “儿童文学需要走出铁栅栏”

  作者重点着墨于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流变演进,以及其背后儿童观和文化资源的互动。此外,还以较大篇幅探讨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学科化进程与跨学科拓展。

  中国儿童文学的发生就是学科化的开始。长期以来,相较于成人文学在主流文学中的主导性地位,儿童文学一直以尴尬的“寄居”身份游离于文学的边缘之境。正如彼得·亨特所说:“儿童文学隶属文化边陲族群,但这种边缘化的好处在于其不至于成为任何一个族群或者学科的‘私产’。”中国儿童文学的学科发展过程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即作为中国文学大类的附属学科,它该如何辨析与成人文学的关系、如何看待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如何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等,这些问题也是该书重点关注的对象。对于第一个问题,无疑相互贯通整合才是答案。曹文轩说:“儿童文学需要走出铁栅栏。”一味走入儿童文学的狭小天地,只会陷入故步自封的窘境。只有直面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同与不同,从特殊走向普遍,才能使其在中国新文学中占据一席之地。

  关于学科交叉的问题,该书也提倡保持兼容并包的态度。在一个学科领域内的沉潜深掘固然重要,但如果还能具备学科交叉与融合的意识,始终保持开放与沟通的姿态,接纳其他学科思想和方法中的有益要素,无疑会更加推动理论研究的创新与发展。基于以上两点,作者提出“跨域并非目的,而是手段与方法,整合才是最终的价值指向”的学科发展方向,这也是顺应学科内部发展规律和外部时代诉求的必由之路。进入“后学科”时代,儿童文学学科建设必须以拓展为手段,以完善为目标,同时把握好合适的度,既要避免“窄化”也要避免“泛化”。

  儿童文学不应隔绝在时代命题之外

  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中国儿童文学史书写多是史料排列,对史的归纳和梳理有所欠缺,80年代以后,儿童文学的理论批评热潮开始凸显,但面对纷繁的中西方理论著述和儿童文学史观,哪些能够真正体现彼时的创作实绩和思潮观点,哪些能够为当下和未来的中国儿童文学发展提供指引,学界各有见解。该书采用系统论的观点,力图在中国现当代坐标轴上搭建一个纵览古今、博通中外的理论框架,以囊括儿童文学的内部与外部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在详述历史经验的同时,完成对发展规律的归纳与反思,并顺理成章与当下引发社会热点的儿童文学研究主题形成对应,契合时代呼召,引领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和研究走向新的方向。此外,这种方法也对以往史论作品“就史论史,脱离实际”的现象进行了纠正。儿童文学并非政治立场和文化政策的传声筒,其发展本就与中国现代革命政治语境休戚相关。与其走向极端,将儿童文学隔绝在时代命题之外,不如直面论争,从两者的互斥和融通中找到交互的锚点。

  作为一种现代性的景观,儿童文学从诞生到发展都离不开和中国“现代性”思想的缠绕,故而,一定要在立体综合的动态语境下描摹它的面貌。中国现代历史本身就杂糅了古今文化碰撞和中外资源交流,如果忽视了影响中国儿童文学发生发展的复杂历史背景和多元影响因素,断章取义地走向孤立、静态的研究场域,无疑是将这门学科逼向山穷水尽之处。该书尝试总结寻绎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过程、阶段,探究其发展规律及开创的传统,剥茧抽丝从表层的个别问题与更深层次的儿童观相结合,达到史论互证、夹叙夹议的效果。另外,全书致力于融通传统与域外资源机制,梳理共生关系、完成多元对话的尝试,也能够帮助中国儿童文学在全球文化碰撞的大背景下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中国话语,从而更好地从民族走向世界。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