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因此,高质量的精神生活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求确定性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核心价值诉求之一,然而在复杂多变的当代社会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因素,人们的精神生活建设因此面临更多挑战。这导致当代人日常生活指引不明确、人际关系淡漠和意义感不足。在社区治理工作中,可以在寻求确定性的价值目标指引下,对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进行优化。
社区居民精神生活的主体结构
社区居民精神生活的主体结构至少包括日常知识、情感体验和价值信念三个层面。日常知识是普通民众掌握的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吃穿住用、生老病死等方面的实用知识、经验或信息,是民众的日常实践指南。有效的日常知识体系可以提高居民的认知能力和行动能力,提升日常生活的可预知性和可控性,这是民众精神生活的基础层面。情感体验是精神生活的第二层面,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共情基础上。在传统熟人社会中人们的情感满足比较充分,家族、村落等共同体成员在日常生活中互相支持、守望相助,结成了彼此信任和依恋的关系。价值信念是社区居民精神生活的最高层面,是他们在价值评判基础上对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事物进行的认可和追求,是他们共享的一种集体意识,对所有居民的行动有明显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并让日常生活富有意义。例如,传统社会中人们对于家族的信念比较强烈,深刻影响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各方面的行为。
当代社区居民精神生活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加
城市化、市场化和技术化的进程对社会生活造成了深刻影响,传统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持续更新,生活共同体逐步衰落,传统的支持和指引功能逐渐弱化。在这个转型过渡阶段,人们的精神生活经常陷入不确定的状态。
首先,日常知识的不确定性增加。当代社区居民的大部分日常实践都是通过购买服务交给专职从业者代办,因此社区生活中的大部分日常知识并不是由居民在日常实践中自行摸索、积累而来,而是由专家或专职从业人员输入。外部知识的输入容易形成不平等现象,专家和普通居民之间的知识信息不对称导致日常生活越来越难以掌控,尤其对于老年人、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而言更是如此,社区生活中的知识鸿沟越来越明显。此外,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多元、多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问题也是复杂多样、层出不穷,他们需要掌握的知识、经验和信息超过以往任何时代,那种一套日常知识体系适用于几代人的情况不复存在。日常知识由长辈传递给晚辈的模式也被打破,现代人对知识、信息的学习几乎贯穿其一生,况且日常知识本身也具有不确定性,使得人们对日常生活的预判和控制变得更加困难。
其次,社会关系的不确定导致情感体验单一。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大大减少,人际关系基本上以理性的契约关系为主,共同体中那种稳定、亲密的关系变得稀缺。社区成员间的信任关系难以建立,情感依恋对象并不确定,情感体验十分单一。当代社会中有不少人把精神生活寄托在消费行为上,试图在商品中寻求情感慰藉,但是人与物的“情感联结”是单向、不可持续的,不可能替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需要在他人的尊重、认可和接纳过程中获得自我认同,如果在生活中缺乏人际间的理解和共情,孤独感、漂泊感和无意义感则会弥散在精神世界中。
最后,价值信念的不确定性增加。日常生活中道德伦理和理想信念的建立需要集体的倡导和确证,更容易内化到社会成员的意识中,成为他们日常实践的动力。共同体一旦衰落,集体生活的内容和意义空洞化,传统价值信念的基础则被抽离,人们的社会角色意识变得模糊,由此带来的责任感和成就感也会弱化。例如,在集体生活中,“族人”“舅舅”等角色的体验是具体而丰富的,集体的示范和鼓励让社区成员的行为有据可循,而且充满使命感。而在现代社会中,这些体验则变得十分抽象和空洞,没有权威、统一的集体规范和价值体系指引,人们的角色意识变得模糊,日常行动则变得没有目标和动力。
多层面提升居民精神生活质量
围绕“确定性”这一核心价值目标来优化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主要从日常知识体系建构、社会关系建立和价值信念培育三个层面来进行。以社区为实践场域,以社区居民为主体,通过社区教育、社区营造、日常叙事等具体的实践策略来重建这三个层面的确定性,从而提升居民精神生活的质量。
第一,构建共享的日常知识体系。一方面,实用和适用的日常知识有助于增强居民对生活环境的认知能力,提高居民日常实践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社区工作者可以借助社区教育等方式普及关于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民生问题的技术知识或政策知识,实现信息平等和知识共享。同时,社区工作者还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日常知识共享平台,运用居民喜闻乐见的方法实现知识的内化。另一方面,本土知识内生于社区生活、与当地生活高度契合,记载了社区本地的生活史,挖掘和传承本土知识有助于增强居民对于社区的主体意识和归属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保持地方特有的生活方式,增强社区生活的自主性和自觉性。
第二,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关联。人与物品的关联无法真正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而人与人的密切关联才具有终极意义。建立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关联有助于形成彼此信任和依恋的关系,这就要把居民的日常活动吸引到社区空间,缓解社区生活分化带来的后果。应当从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入手,包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这是居民回归社区空间的最大动力。住建部、民政部2022年10月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体现了“融合社区”的理念,让分化出去的功能重新回归社区,居民通过日常消费活动满足自身需求,从而回归社区空间。社区工作者应鼓励和支持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在承担公共责任的同时增强彼此的信任和认同,并支持居民建立社区组织,形成稳定的社会关系。居民之间有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就会形成彼此的依恋,有助于改善他们的情感生活。
第三,在社区生活中输入新的价值信念。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框架下凝练和倡导日常生活中各种积极的思想观念,并善于发掘对多数人而言具有价值和意义的事物,借助日常叙事把其中承载的价值信念变成居民共享的、稳定的集体意识。当前,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去努力。首先,要加强以家庭为中心的精神港湾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家庭和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这是中国民众价值与信念体系中的主体部分,社区工作者可以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家风建设,增进亲子关系,引入专业力量解决家庭问题。其次,增强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社区工作者要借助社区营造与居民一起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带动居民一起发掘社区中美好的人、事、物,引导居民讲好社区故事。有故事的社区是有温度的社区,能够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最后,弘扬公益慈善精神。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弘扬扶贫济困、互帮互助的传统,指导居民参与各类志愿活动,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社区中或社区外的弱势群体,把公益慈善活动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中体验到更为丰富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作者系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岭南师范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