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回答“四个之问”
2022年12月15日 10: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2月15日第2552期 作者:张荣军 王文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作为科学的、实践的、人民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人类社会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立足实践推进理论创新,科学回答中国之问。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就是一部不断回答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之问”、解决“中国问题”的理论创新史。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提出了许多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从新的实际出发,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关乎中国未来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我们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科学回答世界之问。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礼记》有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为万世开太平”的天下情怀。从“怀柔远人、和谐万邦”的国家相处之道,到“天下太平、共享大同”的世界建设愿景;从“计利当计天下利”的义利价值抉择,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国情怀……自我们党诞生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弘扬“天下人民一家亲”之理念,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同时面对“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信任赤字、文明赤字”的世界性难题,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世界之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坚持对话协商,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推动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科学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问题,并以实际行动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使命担当,使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持续彰显强大生命力。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科学回答人民之问。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科学回答人民之问,是中国共产党人站稳人民立场的根本所在。自建党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不断回应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人民生活得到全方位改善。在经济上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政治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在文化上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兴盛;在社会领域紧盯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紧盯制约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硬骨头,不断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增进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生态上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进环境污染科学防治,努力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由此,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科学回答时代之问。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面向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亟须更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准确把握时代大势,站在人类发展前沿,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研究”(22ZDA03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