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国别研究,语言先行
2022年10月11日 09:4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0月11日第2505期 作者:张蔚磊 李宇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创新合作模式,并提出要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即“五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格局。语言则是这“五通”的基础和前提。政策表述要用语言,文化沟通也要用语言,民心相通更要靠语言。“一带一路”涉及的官方语言达50种,加上民族用语,达200多种。这200多种语言,都是“通心”之语。2022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印发《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国别与区域研究”。2022年9月区域国别学被正式列为一级学科。国别与区域研究首先要过的就是语言关。语言之路的铺设,直接关系到区域国别研究成果的信度和效度。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际的信息符号系统,是人类文明与文化建构、阐释和传播的重要载体。语言有两个功能,首先是“通事”。只有懂得某国语言,才能获取相关信息,并对该国进行精准研究。因此,若区域国别研究者不懂目标国家语言,就容易导致信息的失真,进而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其次是“通心”。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沟通工具,是民心沟通的心灵锁钥。语言是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工具,在进行区域国别研究时,必须全方位发挥语言的作用,尤其是目标国家语言的作用。高校各语种专业的开设,尤其是非通用语种专业的开设,直接关系到区域国别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以及区域国别人才培养的质量。

  加强语言研究,避免同质化倾向。区域国别研究从学科布局上主要依托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学科,这些学科为区域国别研究提供了雄厚的研究基础。然而,一些高校关于上述学科的教学与研究表现出同质化的趋势,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区域国别研究的同质化倾向。当前,区域国别研究的同质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语种的同质化,除外国语类高校外,大多数高校聚焦于英语教学与研究;二是研究国别同质化,高校较多聚焦英、美、法、澳等大国研究,对于小国关注较少;三是研究领域同质化,大多数研究机构更倾向于关注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等领域。从2011年我国启动区域国别研究工作起,教育部已设立研究培育基地42个,备案中心411个,研究区域覆盖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这453家研究机构涉及的语种和国家分布并不均匀,研究中心以关键大国为主,以通用语言英语、俄语、法语等为主。其中,绝大部分机构设立在政治学院,偏重研究国际关系;还有一少部分研究基地设立在外语学院,偏重目标国家的文学研究;另外一少部分研究基地设立在历史学院,偏重对象国的历史研究。高校应重点关注区域国别研究中的同质化问题,以对象国家的语言为媒介,收集一手资料,尽量减少对源信息的二次过滤,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目标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地理等领域研究价值。

  树立语言意识,警惕中介语风险。近年来,不少研究人员习惯采用中介语开展区域国别研究,这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用中介语作为研究语言,只能表意、难以表情,只能通事、难以通心,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区域国别研究所需的“设身处地”和融入对象国社会。其次,仅通过中介语获取世界各国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信息的获取若是通过中介语进行二次传递,往往会造成信息的失真和不准确,进而影响区域国别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难以真正做到民心相通。在区域国别研究中,通常有三种身份,即他者、友者和我者。“他者”是一种客观的身份,是对目标区域进行客观冷静的观察,即一种研究者的身份。“友者”是与目标区域的人民成为朋友。“我者”是成为他们中间的一分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区域国别研究中,我们要力求实现从客观的“他者”观察,到亲密的“友者”交往,最终成为无间的“我者”认同。要想成为“友者”和“我者”,就应树立语言意识,重视区域语言的学习和研究,尽量采用当地语言进行研究,增强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区域国别研究,语言要先行。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并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国际传播是途径,区域国别研究是基础,语言研究是前提。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别与区域高端外语人才培养国际比较研究”(22BYY088)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语言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