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步推进“无废城市”高质量建设
2022年07月26日 09: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7月26日第2456期 作者:杨志

  “无废城市”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建设美丽中国的有力抓手,是讲好“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中国故事的生动场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无废城市”建设工作,“11+5”试点城市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十四五”时期是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新阶段,建设范围将遍及全国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当下,我们应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总结并充分汲取前期各地试点经验,为“无废城市”建设筑牢思想根基、明确目标方向、凝聚行动力量。

  “无废城市”建设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持续从城市整体层面深化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无废城市”建设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意蕴。建设“无废城市”就是要统筹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降低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提升综合利用水平,防范环境风险。其次,“无废城市”建设既为“绿水青山”筑基,也为“金山银山”蓄力。“无废城市”建设有利于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降低产废对环境的影响,把经济活动等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之内,给土壤、地下水和海洋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最后,“无废城市”建设有利于增进民生福祉。“无废城市”建设锚定解决“看不见”的突出环境问题,是污染防治攻坚战走向深化的重要体现。继蓝天、碧水、净土之后,以“无废之城”惠及民生福祉。

  步入“十四五”时期,我国多个省份相继出台了“无废城市”建设相关文件,探索总结试点经验,为高质量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无废城市”建设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亟须凝聚各方共识,形成工作合力,不断提升治理水平。

  坚持系统观念,全方位统筹“无废城市”建设。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一头连着减污,一头连着降碳。“无废城市”建设只有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系统谋划、一体推进,才能最大程度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增强效果。“无废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一要统筹兼顾,对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危险废物等重点领域系统施策,强化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二要促进生态环境、发展改革、农业农村和卫生健康等有关部门联动,全过程、全链条贯通固体废物从源头到最终处置的关键环节,形成固体废物管理信息“一张网”。三要多措并举,充分发挥制度、技术、市场、监管的支撑保障作用。要紧密衔接数字中国和智慧城市建设,以数智赋能固体废物治理体系,让城市垃圾变废为宝、减量增值。

  强化法治思维,深层次保障“无废城市”建设。“无废城市”建设必须依靠法治,紧跟治废痛点,加快制度创新。近年来,我国已出台《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多项综合性法规,持续强化法律实施监督,用法治力量守护绿水青山。当前,我们要立足实际情况,紧随治废难点,完善制度配套,持续推动重点类别固体废物专项法规的更新。同时,要紧抓治废要点,强化制度执行。既要夯实政府主导、多元共治体系,建立工作专班、协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协同增效,奠定“无废城市”建设各项制度的执行基础;也要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牢固树立制度的刚性和权威,保障“无废城市”建设落地生根见效。

  加快绿色转型,高质量助推“无废城市”建设。固废问题在根本上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问题。“无废城市”建设应从量到质探索变革生产、消费、消耗、废弃的方式,抓住资源消耗这个源头,全面推进节约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一方面,加快绿色园区建设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逐步畅通固体废物所涉及的产废、利废、处废等产业互补,推动固体废物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内的高效衔接与利用。鼓励跨区域合作治理固体废物,在更大范围内盘活数据、信息、技术、空间、资金等各类要素,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激发国内市场的绿色规模效应和绿色经济潜能。另一方面,人民群众是“无废城市”的建设者和受益者,要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凝聚全民“无废”共识,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将“无废”理念转化为“光盘”、垃圾分类投放、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等实际行动,加快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无废城市’建设的影响因素识别及多维评价研究”(20CGL03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社会科学院基地、天津社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生态研究所)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