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国际影响力评价
2022年05月31日 10: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5月31日第2417期 作者:杨思洛 郑梦雪

  学术评价具有导向性。科学合理评价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把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方向、明确学科发展路径、促进科学研究创新,实现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在全球范围内的跨越式发展,进而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和国家软实力。

  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发表形式多样,不同学科领域成果影响力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近年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在Web of Science期刊论文库中占比约10%、会议论文库中占比约8%、图书数据库中占比约50%。此外,还存在公众号文章、视频、博文等多种成果载体,这些科研成果超越学术研究领域,在经济、文化、社会、教育、环境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简单使用论文量、被引量等计量指标,已经不能有效反映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国际影响力的真实水平。因此,我们应充分重视并着力优化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国际影响力评价体系,更好地呈现和传播优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不断推动中国学术“走出去”。

  加强智能精准评价。近年来,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国际影响力已经开始向细粒度的微观层面和智能化的精准评价转变。因此,在开放网络环境背景下,应以大数据为驱动,加快构建智能化评价指标与模型,同时结合自然语言处理、认知计算等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新时代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影响力智能化评价体系。当前,我们可以基于智能化评价系统,描绘成果影响力画像,形象展示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各维度的影响力,并结合知识图谱和各类评价指标,深度测量成果内部知识实体的影响力。从多维度比较评价不同类型成果的影响力,包括总体展示综合影响力和分指标展示其特色,最终实现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国际影响力评价的过程自动、结果精准、服务高效。

  改进综合全面评价。多源多维的综合评价是大势所趋。改进综合全面评价,一方面要分析国际用户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利用行为的动机,全面考察成果国际影响力的生成机制,形成国际影响力、评价方法、语义主题与计量指标之间的映射,构建成果利用过程与知识演化双重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多维综合评价体系。另一方面,要综合考量评价的背景、需求、环境,充分考虑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主题、成果类型、研究使命和基本特征等,深入研究决策支持和使能驱动双重导向、外在环境与内在需求协同驱动下的综合评价模型应用机制,从对象、载体、学科等维度,全面评价不同类型成果国际影响力。

  改善评价方法体系。从广义来看,评价方法体系包括理论方法体系、应用方法体系、应用技术体系和评价系统平台等。评价的目的是促进科学发展,然而,不适当的评价方法体系恰恰会阻碍科学进步。当前,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复杂性在于,要把握好创新主体维度的层次性、领域维度的特异性、成果类型的多样性。因此,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国际影响力评价需要理性科学、与时俱进的评价方法体系,需要结合时代发展背景、顺应国家战略需求,充分考虑各学科的实际特性,采取新兴数据智能技术加以评价。我们要充分重视成果的质性评价,避免指标的不当使用和虚假解读。同时,要考虑成果发表、传播和利用的学科差异,注重评价数据采集和分析过程公开、透明、简便,允许验证和分析。要识别、认清评价方法对科研系统的影响,定期审查评价方法体系并加以改进。

  增加多维数据来源。评价数据往往能够显著地影响学术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全面评价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国际影响力,需通过多维数据源获取合理、有效的评价数据。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载体形式多样,影响力范畴广泛。然而,目前一些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数据的来源单一,科研评价数据倚重于国际文献数据库,缺乏对评价数据多源性和评价角度全面性的重视。因此,应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国际数据库和发表平台建设,加快评价数据集成平台的开发,使平台实现对不同载体类型、载体语种、学科类型、指标类型、影响力类型数据的开放共享。

  公开透明评价过程。公开性和透明度对评价对象和社会公众能否考证、重现评价结果会产生重要影响,大数据时代呼吁科学评价过程更加公开透明。一方面,要重视定性评价的公开透明。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影响力的准确评价,离不开同行评议。可以通过开放同行评议、公开作者或评审人信息、公布同行评议内容、允许公众对过程发表评论等方式,进一步提高科学评价的公开性和开放性,保证评价活动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另一方面,要重视定量评价的公开透明。通过定量指标含义与算法的公开透明,包括公布数据来源、采集和聚合方法、更新频率、存取方法、质量监控、验证方法等,推动形成更加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学术评价体系。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命周期视角下论文学术影响的形成机理及测度模型研究”(18BTQ07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