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2022年05月24日 08:3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5月24日第2412期 作者:谢丽威

  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既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恢宏史诗,也是为世界谋大同、为人类创未来的辉煌篇章。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重大贡献。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全球视野、厚植世界情怀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在坚持胸怀天下、推动文明进步中对历史正确性的高度彰显。

  顺应历史趋势,把握时代主题。从历史唯物主义来看,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全球普遍交往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合作而非对抗、开放而非封闭、互利共赢而非零和博弈是当今世界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奉行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老一套逻辑,如果采取尔虞我诈、以邻为壑的老一套办法,结果必然是封上了别人的门,也堵上了自己的路,侵蚀的是自己发展的根基,损害的是全人类的未来。”由此可见,今天的世界已经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新型全球化进程中,多极并存、同频共振、和谐共生不可逆转地成为最鲜活生动的标识与印记,唯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价值共识,才能书写成就历史、不负时代、开创未来的史诗篇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出发,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弘扬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开拓了世界历史向着光明未来前进的康庄大道。

  尊重历史规律,推动交流互鉴。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有章可循,有律可依。中国所倡导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得益于世界多样文明的交流互鉴,蕴含着不同文明在开放包容中实现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关系理性,是对普遍交往、和谐互动、共生共荣的当今世界历史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是对大变局下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的深切观照和真诚守护。文明交流互鉴,是在不同文明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对全球共识的不断凝聚,体现了一种基于平等的视域融合理念,是人类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的重要途径。正是在这样一层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应该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面对世界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我们应当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中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从而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掌握历史主动,勇于开拓创新。尊重世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不意味着放弃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的历史唯物主义者既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剧中人”,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剧作者”。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只有掌握历史主动,勇于开拓创新,才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顺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才能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个全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作出最铿锵有力的中国回答,才能为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个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问题提供最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事要去做才能成就事业,路要去走才能开辟通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应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进行努力,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也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审时度势,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实践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未来,我们要自觉担负起凝聚共识的责任,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继续做好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人类共同价值研究”(21BKS11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齐鲁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