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要在“大”上做文章
2022年02月22日 09:3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2月22日第2352期 作者:刘先春 佟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大思政课”是涵育青年志气、充盈青年骨气、强健青年底气的关键场域,善用“大思政课”是帮助青年育志气、强骨气、蓄底气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善用“大思政课”,必须在“大”上做文章。

  “大思政课”应关涉“国之大者”。胸怀“国之大者”是“大思政课”发挥协同育人作用的价值前提。“大思政课”之所以应关涉“国之大者”,在于它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因此,我们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价值取向,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价值目标,紧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力求在教育实践中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引导青年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大思政课”应具备“大视野”。相较于传统思政课,“大思政课”需要宏阔的历史视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社会主义五百年发展史、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使“大思政课”具备了“时间的跨度”。“大思政课”需要辽阔的空间视野,立足国内、放眼世界,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使“大思政课”具备了“空间的广度”。“大思政课”需要宽阔的实践视野,贯通衔接的大中小学思政课、融汇各专业元素的课程思政,以及学校、家庭、社会等多元实践场域,使“大思政课”具备了“实践的宽度”。“大思政课”需要壮阔的时代视野,中国人民共克时艰的“抗疫”时景、攻坚克难的“脱贫攻坚”情景、勇于登攀的“载人航天”画景、敢于斗争的“保家卫国”场景等,使“大思政课”具备了“时代的气度”。

  “大思政课”应构建“大格局”。构建“大格局”是善用“大思政课”的关键路径。“大思政课”是以“育人”和“协同”为核心范畴架构起的育人能量储存场域与释放场域,内在包含多重协同育人主体。新时代,要建立“党委+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育人格局,通过发挥各级党委在决策制定、人员配备、物质保障、监督落实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大思政课”在党委统一领导中“协调有序”推进;通过家长的良好家庭习惯养成、高尚家风熏陶、优秀榜样示范,使“大思政课”在家庭教育中“生根发芽”;通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大思政课”提供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使“大思政课”在学校教育中“茁壮成长”;通过赢得社会各界的信任、认可和参与等方式,使“大思政课”在社会各界协助下“焕发生机”。

  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因此,要充分发挥“大思政课”培根铸魂的作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努力培养造就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体系研究”(21&ZD041)、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理论研究”(2019BDJ00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