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个结合”中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2022年01月18日 09: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月18日第2332期 作者:韩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两个结合”,突破了“照着讲”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化理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实践品格;在立足时代发展、扎根中国国情、面向美好未来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接着讲”,为新时代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提供了根本的方法论依据,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

  “两个结合”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唯物史观本质。唯物史观实现了对各种抽象、虚幻、神秘的历史唯心主义观念的根本性超越,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客观规律,指明了人类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现实路径。“两个结合”具有鲜明的历史唯物主义特征,是在中国具体国情和文化传统语境中对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创造性运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时代容涵力、理论阐释力、思想感召力和实践创造力。“两个结合”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共性与个性、批判与建构、事实与价值的有机融通中推动形成了坚实而宽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就了一部阐明“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最生动最鲜活的教材。回首过去,百年党史的辉煌业绩和卓越功勋,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实现“两个结合”、奋力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动写照和历史确证;立足当下,把握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稳步实现,离不开“两个结合”的进一步灵活运用和创新实践;展望未来,中国人民必将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继续推进“两个结合”,不断开拓进取,共绘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

  “两个结合”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实践哲学智慧。“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沉浸在书斋里孤芳自赏的空洞玄想,也从来不是冷冰冰的教师爷般的抽象说教,而是积极投身社会生活、直面社会现实问题、思虑社会发展路径、筹划社会未来图景的行动指南,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思想不是对时代境况的消极反映,而是充满着对理想未来的期待与建构;理论不是对社会现实的纯粹客观描述,而是包含着对社会进步的憧憬与追求。“两个结合”立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国情,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融会贯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两个结合”彰显着“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开放精神。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封闭僵化的思想体系,而是彰显着在批判继承中不断丰富发展的时代精神,代表着人类开拓创新、发展进步的基本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一经传入中国就深深扎根于这片厚重而广袤的土地之中,并与绵延传承了五千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融合会通、命运与共的关系,进而焕发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勃勃生机和璀璨光华,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作出的最铿锵有力的时代回应。

  “两个结合”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人民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马克思主义生成和发展于人民探索和实现自身解放的现实行动之中,昭示了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力量,反映了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价值追求。在新时代历史条件下,中国具体实际与每一个中国人的现实社会实践息息相关,马克思主义在“两个结合”中获得了最接地气、最有温度、最有情怀、最切实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虚心向人民学习、认真倾听人民呼声、积极汲取人民智慧中,实现了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和主体力量的深度激发,从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人民立场。

  (作者系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