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不能回避公共性
2021年12月14日 09:5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2月14日第2308期 作者:刘超

  2017年1月,英国杰出哲学家德里克·帕菲特逝世。对此,除了在人文社科界,坊间几无反应。此情此景,让学院中人颇感心寒。然而,随即去世的英国评论家约翰·伯格却受到热切关注。如此反差,不可谓不鲜明。其实,学者并非一直受冷落。当年爱因斯坦、罗素、萨特等,就曾拥有巨大声望和影响力。1997年,英国哲学家以赛亚·伯林去世,三个国家举行了纪念活动,英国广播公司连续两天播出一小时的纪念节目。而今,一切恍若隔世。有人怀疑,现在许多英国名流甚至报不出哪怕一个本国学院派哲学家的名字。这早已非个别国家独有的现象。其原因不妨归咎于时代、社会或公众,但任何道德谴责都是无力的,都无益于改善现状。它更重要的意义或许是提醒人们,专业领域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问题,我们有必要重审经院学术界与社会的关系。我们需要追根溯源,使问题得到根本改善。

  上述问题其来有自。首先,这与数十年来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变迁有关。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发展趋稳,知识界对公共事务的兴趣持续走低。其次,这与媒体有关。尤其是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大众媒体兴起,通俗文化日益挤占了高雅文化原有的空间。最后,更重要的是学院体制的变化。随着知识分化和考核体制日渐牢固,经院学术变得越来越细碎,很少产生溢出效应。大量学者的知识生产越来越远离大众的经验生活,丧失了对现实的介入能力和想象力。在当代英国,许多颇具影响的哲学作家已不在学院内,如阿兰·德波顿等自由作家,其作品《拥抱似水年华》曾风靡一时。不管原因是什么,其后果恐怕是“灾难性”的。优质知识的有效供给不足,将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果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不愿或不能参与公共议题,将会造成严重的知识短缺,使劣质知识竞相涌入并不断泛滥。这不仅会拉低公共知识的质量、破坏文化生态,甚至会影响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此种情况亟须改变。世界无限辽阔,“只剩下学术的生活是危险的”,学院中人不能没有最低限度的公共生活。因此,加强专业研究与公共生活的联系无疑至关重要。一方面,公共生活能为学术提供素材、灵感、养分和动力;另一方面,公共生活也能为研究者调剂状态、汲取资源、扩大社会影响。更重要的还在于,知识也能借此回馈社会。学术乃公器,它隐含着价值承诺和社会责任,知识人自然也负有社会责任。学术源于社会,也应回馈社会、造福社会,贡献光和热。学术研究不能只求自娱自乐,而应学以成人、学以致用、学以济世。我们确实需要部分学者潜心书斋、仰望星空,但同样需要更多人脚踏实地、直面现实,回应重大关切。这是一种学术责任。学术不应只是满足好奇心的智力游戏,更不应是谋求名利的手段,而应以其智慧的光芒映照充满荆棘的现实丛林,使人类的知和行更具深度、高度及力度,从而更有效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如果学者仅仅考虑小我而不顾公共诉求,不仅是失责,也有违学术公德。

  专业性和公共性并无天然的矛盾。那种所谓“矛盾”,是某些人因眼界和学力所限而虚构出来的假象或伪问题。让研究屈就于短期功利需求,无疑不可取;但若以为研究越冷僻、越不接地气,就越专业、越纯正、越高级,这无疑又走向了另一极端。专业水平和社会价值从来就不是矛盾的。事实上,许多专业研究本身就源于公共议题。只有深刻的社会关怀,才能成就伟大的作品。因此,关注专业知识的公共属性和社会功能,无疑是极为必要的。若将二者对立起来,则无益于学人、学术,也无益于社会。我们至今仍生活在充满挑战的世界,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公平、地缘风险等,这些问题关乎每个人的利益,无可回避。学者若对这些严峻挑战置若罔闻,沉迷于一己的岁月静好,可谓失责。

  如果我们承认前述观点,那就意味着有必要接受知识生产的系统性调整。这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普及与提高”“通俗与原创”“大众化与学院派”等议题,而是意味着价值立场及问题意识的转型,意味着在选题、立意、格局、思考方式等方面都要融贯更深厚的人性关怀、现实观照和世界意识,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更具智慧的照护。

  欲达此目的,则需多方共同努力。对社会来说,要主动与知识界交流,积极提出诉求、提供资源和动力。对知识系统来说,第一,要提高站位,重新定位学术与社会的关系,深刻体悟社会参与对学术发展的重要意义。第二,要完善评价体系,尊重知识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为不同形式的优质成果提供充分的空间和激励,不拘一格出精品。第三,要主动作为,加强社会参与和对话。第四,要调适专业研究,加强对社会的介入和引领。为今之计,我们需要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广阔的襟怀去理解世界、创造新知,实现知识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和政策价值。当今世界正处于剧烈变革的转型期,因而也是大有可为的机遇期。我们要抓住契机,为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而积极有为。这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天行有道,事在人为。我们将拥有怎样的未来,取决于我们怎样把握当下。

  (作者系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77号C座2-5层 邮编:1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