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理想。2012年以来,中国在之前扶贫攻坚的基础上,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2020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在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中,我们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积累了很多能推广、可复制的减贫经验,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国减贫事业发展的突出特点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奋力消除自身贫困的同时,积极主动承担国际减贫责任,履行国际减贫承诺,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减贫理念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减贫事业的突出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场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体现了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价值追求。面对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出发,以一系列战略部署、制度安排等顶层设计,确保了脱贫攻坚的规模和力度。脱贫攻坚取得的重大胜利,大大增强了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书写了“中国之治”新的奇迹。
在减贫范围上,我们追求的是全面整体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致力于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明确将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着力带动所有贫困人口实现全面小康。精准扶贫实施8年、脱贫攻坚战打响5年来,截至今年11月,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将继续完成相对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实现已脱贫人口的稳定脱贫。
在减贫立场上,我们坚持积极主动脱贫,注重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也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着力激发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一方面,通过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多种方式,组织动员贫困群众参与帮扶项目而不是简单地发钱发物,激励引导他们依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另一方面,通过常态化教育引导以及物质奖励、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形式,提振贫困群众的精气神,注重用贫困群众的身边人、身边事示范带动,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出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氛围,用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支撑脱贫攻坚成就的取得。
中国减贫经验对世界减贫事业的重要启示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减贫事业面临严峻挑战。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向人类减贫经验国际论坛所致贺信中强调,“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携手推进国际减贫进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精准扶贫,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以及广泛社会动员等经验,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我们为克服全球发展赤字和治理赤字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广泛凝聚了消除贫困的共识,有效提振了全球减贫信心。我们积极同世界各地分享中国减贫经验,为加速全球减贫进程贡献智慧和力量。
第一,坚持精准方略,以战略规划和制度创新加快推进减贫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实施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党和国家根据工作进展及时调整扶贫方略,以制度创新加快减贫事业发展。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以来,我们对困难群众和农村人口的帮扶实现了从广泛到精准的转变,以往“大水漫灌”式的扶贫方式被“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的精准扶贫所替代。通过制度创新,将减贫责任压实落细,建立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减贫责任体系,确保了层层落实和减贫责任的履行。
第二,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用好教育扶贫这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把扶贫同扶志结合起来,把增强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拔掉思想观念上的穷根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我们坚持教育经费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倾斜,加快补齐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短板,努力让贫困地区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以切实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第三,动员并汇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着力构建大扶贫格局。动员和汇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是中国减贫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不仅选派了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当地基层干部并肩战斗,促进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而且坚持行业扶贫、消费扶贫、专项扶贫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以组合拳的形式,构建了政府、市场、社会发挥合力、协同推进的扶贫格局。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