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贡献了解决人类面临共同难题、更好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的中国智慧;提供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的中国方案,书写了追赶时代、引领时代的伟大传奇。
新中国为什么能创造彪炳史册的“两大奇迹”?我们可以把其原因归结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群雁高飞,离不开头雁的引领。新中国之所以成功创造“两大奇迹”,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沿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前进,因而能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正因为这样,党的领导是新中国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关键,从根本上决定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党的领导之所以是新中国“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最根本保证,原因还在于党的民主集中制这一领导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巨大优越性。民主集中制坚持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强调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等。民主集中制这一领导制度能充分反映、体现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利益与愿望;能有效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制定和贯彻执行;能有效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历史和实践一再证明,民主集中制是“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率的制度”。正是因为民主集中制使党的领导正确坚强有力,“在中国人民手中,不可能成为了可能”,不仅总体上解决了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来困扰我国人民的问题,而且成功塑造了谁也无法否认的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
在中国这样的大国,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由具有高度觉悟性、纪律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党员组成的能够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如果没有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来为我们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如果没有党的全面坚强领导来凝聚全国各族人民一往无前的磅礴伟力,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中国人民在5000多年历史长河中的伟大创新创造也深刻启示我们,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必须“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党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不断激发人民创新创造的巨大潜能,才能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奇迹和伟业。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当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归根结底都是人民创造的。
“十四五”时期,我国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进入新发展阶段,形成推动中国长期持续向好发展的强大合力,必须“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自我革命的精神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必须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党必须始终代表群众利益,密切联系群众,必须始终坚持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改革发展稳定大计的出台,都要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必须始终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激发蕴藏于人民的创新创造伟力,激发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创新创造能量,从人民群众创新创造的实践中发现、总结、概括和推广人民群众创新创造的成果和经验。
总之,只要我们始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我们独特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发展优势和机遇优势;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顽强奋斗,我们就完全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谱写“两大奇迹”新篇章。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研究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研究”(2017YCXZD003)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