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治理功能
2020年11月25日 08:5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1月25日第2055期 作者:陈泽云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既需要依靠法律、法规、政策等手段,也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软治理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治理功能并不直接表现为社会治理成果,而是以人为中介和桥梁,通过作用于人,促进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从而实现其社会治理功能。归根到底,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治理是因“人”而“结缘”,都需要做“人”的工作,都是紧密围绕人、依靠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治理活动场域中产生的内在功效,主要表现为对“人”产生的治理功能。

  守正创新,巩固共同思想基础。社会稳定以思想稳定为前提,没有和谐稳定的思想秩序,不可能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共识是稳定的前提,也是奋进的动力,只有在思想上达成共识,才能在行动上得到推进。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课堂教学、学术研讨、媒体宣介等方式,在全社会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人的头脑、引导人的精神生活;能够依靠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将共同的理想和目标渗透到人民群众中,使之内化,成为全国人民的精神支柱,并促使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目标一致、利益一致、行动一致,共筑起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引领价值,保证共同价值遵循。人的价值观与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现代社会,社会关系的多样性、社会资源的丰富性,决定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性以及价值取向的多元性。正确的价值观念有助于社会有序发展,错误的价值观念则会导致社会问题滋生蔓延,因此,打造良性稳定、有序运行的社会治理格局,需要高度重视价值观的引领。作为党的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立体化的渠道和多样化的方式,开展价值观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促进民众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还能够为广大民众提供价值参照,使其自觉认同和遵从社会价值,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以及使命感,甘愿为社会治理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疏导心理,培育良好社会心态。社会心理稳定是思想稳定的基础。当前我国社会心理正在经历分化嬗变、组合重塑的演进过程,呈现出多元、多变、复杂的特征。多元分化的社会心理状态良莠混杂,负面失衡的心理容易引发各种社会矛盾,进而影响我国经济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作为一种情绪调节、心理调适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人们进行心理的自我调适、情绪的自我调节,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进而减少甚至消除社会不安定的隐患。

  规范行为,增强社会参与理性。行为是思想的外化表现,多元的思想外化为多向的行为,规范人的行为并使其有序发展,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一系列系统化的社会规范教育,调节民众的社会参与理性,提高民众的行为调控意识和能力,从而实现对其行为的规范作用。一方面,通过开展法治教育,培养民众的法治观念,提高民众的法律思维能力和法律运用能力,从而促使民众养成法律习惯,自觉在宪法和法律法规范围内开展活动。另一方面,通过开展道德教育,帮助人们将外在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内化为个体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内心信念,再外化为个体的具体行为。这种由他律向自律转化的教育活动,能够推动人们在观念上进行自我约束,自觉维护社会秩序,甚至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相关事务。

  协调关系,推动社会和谐有序。和谐、有序、稳定的社会关系有助于社会的稳定运行和良性发展。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年龄、地域、知识背景、利益要求等的不同,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乃至冲突在所难免,有效化解矛盾,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至关重要。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关系协调功能。第一,有助于缓释消极情绪,消解内心“冲突”,平衡自身心态,促进人自身的和谐发展。第二,有助于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达成共识,促进人与人和谐相处。第三,有助于引导人们理性追求个人利益,形成积极的社会性情感,促进人与社会和谐相处。充分利用这一功能,将有利于形成和谐的社会生活秩序。

  激发活力,提升社会参与热情。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尤其是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和社会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培养和塑造理想人才的社会实践活动,历来重视激发人的精神因素,强调通过启迪和激发人的道德觉悟、政治热情,提高人的思想认识,促进人的需要和行为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并保持持久的驱动力。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立足社会治理总目标,通过说理激励、以情激励、示范激励、竞赛激励、目标激励等丰富多样的方式,向教育对象发出信息反馈,引起其心理、情感变化,达到锻炼意志、完善品格、开发潜能的目的,进而提高人民群众整体的精神层次、道德素质,使其朝着符合社会发展的目标前进。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促进社会治理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表现出强大的社会治理功能。在精神改造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整合社会思想、引领主流价值、疏导社会心理,为社会治理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行为导向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激发社会活力,为社会治理提供有力保障和有效指引。当然,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与配合,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与社会组织的默契互动,更离不开同法律、行政等社会治理方式的有效联动。

  (本文系潮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粤东地区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2020-C-10)、韩山师范学院课程思政项目“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育人机制研究”(KS20180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韩山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