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正义:城市空间治理的价值导向
2020年11月25日 08:5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1月25日第2055期 作者:郑銮娟

  空间正义是随着城市问题激化而产生的新价值诉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空间出现了以经济增长为目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发展倾向。同时,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许多社会经济问题以空间的形式表现出来。加强城市空间治理是保障我国城市化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而“空间正义”应当成为城市治理的核心价值导向。

  城市空间治理的问题和思路

  在城市化过程中,空间的生产与分配存在不均衡现象,导致城市空间治理面临如下问题。第一,城市规模化与标准化建设促进城市化发展的同时,也导致城市面貌类同,空间生产同质化;地域文化与历史传统在建设中常被忽视,消解了民众的集体记忆,弱化了民众的文化归属感。第二,受经济能力、信仰、种族、文化等方面差异影响,城市民众在居住空间上会出现不同群体的社会隔离和物质隔离,而公共空间资源的配置受空间购买力的影响也出现配置失衡,空间分异现象凸显。第三,城市的发展没有充分考虑城市环境的承载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耕地受破坏、环境被污染、农村土地被占等问题,影响人居环境质量。

  我国城市发展的思路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构建以“正义”为导向的城市空间治理思想,对解决城市空间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符合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需求。公平正义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目标,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向要求城市发展坚持“空间正义”原则,将人民群众的空间需求作为空间生产与分配的目标,以消除资本对城市空间生产与分配带来的空间分异和隔离的不利影响。第二,符合人的发展需求,促进个体全面、公平的发展。城市发展的根本问题是“人”的发展。人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主体与终极目标,必须将人的生存与发展需求渗透到城市空间发展过程中。空间正义关注人在空间生产与分配中公平、全面、持续的发展,有利于保证个体享有公平合法的空间权利、维护平等的社会关系和利益结构,使城市发展更具人文关怀。第三,符合自然生态的发展需求。城市人造空间改造了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自然空间变成了人类的生产资料和改造对象,人地矛盾逐渐激化。空间正义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也体现在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和协调。空间正义可以解决人类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构建友好城市环境,这种价值导向符合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需求。

  城市治理的有效路径

  第一,协调城市空间多重价值的关系。空间正义是城市空间治理的目标,也是评判城市治理效果的价值标准。建立正义的城市空间需要明确城市空间的核心价值,协调各种价值之间的关系。城市空间具有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交换价值与服务价值、生态价值与文化价值等多重价值。经济价值与交换价值是维护城市经济正常运行的核心,是促进城市生产资料高速流动、资本与社会财富快速积累和增加的动力,但也是城市空间不正义的根源。以空间正义为导向的城市治理,要求重视城市的社会价值与服务价值,强调空间的公平性和共享性,为民众提供平等的空间资源,使每个主体都能发挥主体的权利并得到自由的发展,消除城市空间异化、阶层分化、资源不均、规避资本影响等问题,促进城市社会发展。重视城市生态价值,尊重自然,防止物质空间挤压自然空间。限制生态空间成为市场交换的空间商品,构建人与自然公平和谐的城市空间。重视城市文化价值,城市空间生产需要地域文化的参与,唤醒集体记忆、传承历史文脉,构建、修复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空间,避免消费主义文化泛滥,满足城市民众文化多样性的需要,形成文化归属感。协调城市空间的多重价值,构建以平等、多样、开放为目标的城市。

  第二,强化政府职责,平衡利益主体的空间权益。中国城市空间生产涉及政府、资本和社会三大主体。在城市空间治理中,政府可合理利用公共政权力量有效管控、引导私人资本,避免资本过度左右空间生产与分配,推动资本从城市空间生产领域向科技创新领域发展。要平衡资本与社会民众需求之间的矛盾,促进各利益主体有序参与城市空间治理,特别是需要壮大社会参与城市空间生产与治理的力量,拓宽普通民众在城市空间治理中的参与权与沟通渠道,建立规范的参与机制和法律保障机制,确保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过程平等协商,保障弱势群体得到平等的空间权益。政府掌握社会资源最大的支配权,通过人口、土地、房地产等方面的宏观调控,以及城市空间的战略规划,在城市空间建构中起到主导性作用。明确政府代表公共利益的立场,坚持“服务与监管”的定位,利用公有资本强化其服务性和公益性的职能,加大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保证教育、卫生、交通、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空间供给平衡。

  第三,解放城市空间生产力,创新城市治理能力。城市要实现空间生产与分配的平衡,需要以发展城市空间生产力为前提。空间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公平分配的能力与水平,需要充分解放城市空间生产力。城市空间资源具有有限性,合理开发利用空间资源尤为重要,特别是有效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流转,提高土地的空间生产效率,加大空间产品的供给,解决城市公共空间需求日益增长的矛盾。要合理优化城市空间的经济结构与产业组织形式,实现城市空间生产由粗犷向精细化转变,培育城市的地域特色经济。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力量创新城市空间治理能力,为城市空间治理提供决策、监管、参与的新平台与渠道,为城市空间的评价、优化、发展预测提供巨量的数据与技术支撑,提高城市治理效率,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和城市空间。要建立高效的交通网络,促进城市、地域间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集聚,缩短生产的周转周期,实现城市空间一体化和空间生产效率最大化,提升城市空间竞争优势。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GD20CXY04)、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地理专业核心课程立德树人有效教学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韩山师范学院地理系)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