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西藏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2020年09月28日 09:4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28日总第2020期 作者:庞玮

  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集中体现为“十个必须”。这既是对2015年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六个必须”治藏方略的理论升华,也是党中央根据时代特征做出的新的战略部署,体现了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藏方略的创新实践和卓越智慧。“十个必须”中强调:“必须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必须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进西藏文旅融合发展,是实现富民兴藏、改善民生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

  第一,富民兴藏:让文旅融合发展带动西藏经济。旅游业是带动西藏经济发展和富民兴藏的主导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反映了文化和旅游的关系;而“文化内化于旅游,旅游外显于文化”,则反映出二者融合发展的路径。西藏最重要的资源是文化资源,最大的优势是文化旅游,藏族服饰、藏式建筑、藏族歌舞、藏式饮食等都是宝贵的文化资源。青藏高原壮丽辽阔的山脉湖泊,与垭口悬挂的五彩经幡、湖边垒起的玛尼堆交相辉映,是西藏自然风光与文化元素的完美融合。在西藏林芝地区,受益于鲁朗小镇的建设,周边的扎西岗村、罗布村、东巴才村群众越来越多地投入旅游服务中,藏家乐、藏餐、藏式民宿等有着浓郁文化色彩的旅游形式成为鲁朗人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在拉萨市尼木县吞巴乡——著名历史人物吞弥桑布扎的故里,游览栈道已铺设完毕。走进吞巴景区,能见到古老的藏香水磨以及高高垒起的香塔随着溪水的流动而散落林间。离此不远的卡如乡同样风景如画,游人还有机会与非遗传承人一起现场制作藏香、藏纸。目前,旅游业正在逐渐成为西藏对外开放的“窗口”产业、富民兴藏的支柱产业和助推西藏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西藏正在着力打造一批富有文化特色的非遗村落和乡村旅游景区。旅游业带来的“好钱景”,让更多群众吃上了“旅游饭”,并且越吃越香。2019年,旅游业对全区GDP的贡献率已经达到35%。

  第二,改善民生:让群众有更丰富的文旅生活。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藏族文化为特色的西藏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新时代人民当家作主、过好幸福生活已成为广大群众的期望与目标。文旅融合发展,是在发展地域优势特色文化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利用好、保护好已有的和潜在的旅游资源,从而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这不但拉动了西藏的旅游经济,而且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生活。例如,达东村已成为拉萨群众“林卡文化”的好去处;羊八井、德仲温泉不但吸引着各地游客,而且吸引着大批西藏群众前去康养休闲。文旅融合发展需要大量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支撑。拉林高等级公路全线贯通,如今拉萨到林芝车程不足5小时,除川藏线自驾游外,更为区内群众的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国道318线西藏段升级改造工作也在今年全面启动。同时,传统节日、民间戏曲、民族手工业等都得到了保护和传承,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已公布至第五批,共有460个项目成功入选《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西藏已建成区、市、县、乡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现各地市有图书馆、群艺馆和博物馆,各县有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各乡有综合文化站。文旅融合发展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改善了民生,使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第三,促进交往:让各族同胞了解西藏。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部分,各民族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交往交流交融。但是,一些珍贵的史料与事实在历史长河中逐渐被淹没或遗忘,而文化旅游恰恰是新时代各族同胞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方式。挖掘、整理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以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来宣传和讲述,让旅游的过程成为文化传播与推广的过程,让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是西藏文旅融合的重要发展方向。以文成公主入藏和亲为主题的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已在拉萨成功演出千余场,还原了汉藏民族文化与经济社会相互交流融合的历史故事。以西藏抗英传奇宗山堡为背景的实景剧《江孜印迹》,不仅展示了众多西藏非遗艺术,而且用生动的故事情节讲述了江孜人民反抗英国侵略、维护祖国统一的英雄事迹。西藏博物馆历时五年扩建改造,即将呈现更多更精彩的展览。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朗孜夏、根敦群培纪念馆等,也以历史图片、文字、实物、人物雕塑、VR技术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着西藏的历史、文化与人物故事。越来越多的群众通过旅游的形式,了解西藏历史、热爱西藏文化。同时,受到“西藏旅游热”的启发,越来越多的藏族同胞走出雪域,来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各族群众用“旅游做客”的方式,到“对方生活的地方转转”,促进了对彼此文化的直观感受与了解。

  第四,文旅融合:打造各具特色的西藏画卷。在认识文旅融合发展与富民兴藏、改善民生、促进交往的重要联系的基础上,如何促进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与地方文化的有机结合,因地制宜、融合发展,打造各具地方特色的西藏画卷,将是未来学界、业界的共同关注点。西藏自治区地域辽阔,与其他四省藏区有着紧密的文化联系。自治区内各地文化资源特色鲜明,拉萨的卫藏文化、山南的雅砻文化、那曲的草原文化、昌都的康巴文化、林芝的部落文化、日喀则的后藏文化、阿里的古格文化等,是西藏腹心、农区、牧区、边境等不同地域在历史、人文、自然、生态等背景下逐步形成的区域特色。深度挖掘这些区域的文化特征、非遗项目、历史故事等,形成鲜明的区域定位与品牌形象,加强与其他四省藏区的协调合作,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城镇、不同村落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进行“一对一”有针对性的打造,制定完整的保护、开发、利用、发展策略,真正实现西藏地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文旅融合并非只是旅游业的升级和地方经济的提升,其转型升级是地方文化、环境、生态、设施、人才等要素的有机整合。在服务旅游的同时,它也为当地群众服务,为地方文化复兴与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因而成为富民兴藏、改善民生与促进各民族交往的重要途径。同时,文旅融合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和人才机制的支撑。只有完善配套政策、构建多元投资主体、加快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加紧地方人才队伍培育,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才能更好地展现各具特色的西藏画卷。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国外藏学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