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进农村、访农户、看企业、察改革,就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行调研。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和战略高度,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指出了重要任务,也为我们指明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
改革理念——“早日蹚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山西时就山西经济还没有形成产业多元支撑的结构格局,经济发展过多依赖煤炭产业等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他指引山西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以创新驱动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以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真正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今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进一步指出:“长期以来,山西兴于煤、困于煤,一煤独大导致产业单一。建设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是党中央赋予山西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实现山西转型发展的关键一招。山西要有紧迫感,更要有长远战略谋划,正确的就要坚持下去,久久为功,不要反复、不要折腾,争取早日蹚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为资源型地区把准了“脉”、开好了“方”,为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既提出了过河的任务,也解决了桥或船的问题。
探索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路径,要把握好系统论和重点论,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一方面,重点是整体中的重点,重点突破要从整体推进的全局性高度来谋划。山西经济发展和转型综改必须一体坚持、一体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克服“路径依赖”和单打一的思想倾向,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任务,协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各领域各环节改革举措有机衔接、有效贯通、同向发力。另一方面,整体是包含重点的整体。山西经济是典型的资源型经济,针对“一煤独大”的结构性问题、“一股独大”的体制性问题、创新能力不足的素质性问题,我们必须把依靠创新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在培育壮大新动能上重点发力,在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上重点攻坚,在推动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上重点突破。
创新精神——“六新”要求引领创新驱动。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我们要以深化改革破解事关山西长远发展的矛盾难题,持续在国企国资、财税金融、营商环境、民营经济、扩大内需、城乡融合等重点改革领域攻坚克难,为转型探出制度之路、治理之路、体制机制之路。
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关键靠创新。对山西转型发展、实施创新驱动、打造创新生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在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上不断取得突破”的“六新”要求。我们要把“六新”要求作为打造创新生态、引领创新驱动的根本指针,从顶层设计上推动创新,从宏观整体上保障创新,逐步培育创新文化、打造创新体系、完善创新制度、集聚创新人才,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
系统思维——坚持“四治”一体推进。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把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推进能源革命、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统筹起来”,首次提出环保“四治”要求,即“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这些重要理念既是对“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延续,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的具体诠释。
汾河是黄河第二大支流,是山西的母亲河。让一泓清水入黄河,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极其重要,也是山西人民对碧水蓝天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要扎实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坚决扛起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发展的政治责任。保护好“华北水塔”,发挥好京津冀生态屏障作用,推动沿黄地区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让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成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样板。我们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一体推进环保“四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建设天蓝、山清、水秀、河畅、岸绿、景怡的秀美家园。要大力弘扬“右玉精神”,激发党员干部以红色信仰耕耘绿色希望的内在动力,建设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宗旨意识——“让乡亲们生活越来越美好”。在大同市云州区西坪镇坊城新村,习近平总书记同村民坐在炕沿上拉家常、问冷暖,点滴细节,把党中央的牵挂送到乡亲们心里,映照出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的是人民,无论讲话部署还是实地考察,强调最多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夯实农业农村基础,加大粮食生产政策支持力度,坚决守住耕地红线,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的历史时期,深入有效地开展山西“三农”工作,亟须优化调整农业供给结构,因地制宜,立足“特”和“优”发展现代农业。我们要努力实现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农村生活设施便利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改善农村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把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做好,让乡亲们生活越来越美好。
摆脱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期盼。习近平总书记谈道:“乡亲们脱贫后,我最关心的是如何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确保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我们要做好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工作,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答好疫情防控“加试题”,跑出脱贫攻坚“加速度”,坚决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要做实做好就业、增收、教育、技能、医疗、防疫、文化、体育、保障兜底等民生工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历史视野——“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山西是文物大省,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丰厚。五千年文明看山西,游山西就是读历史。今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冈石窟考察时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要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些重要论述从历史与现实的演进上、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上、国内与国际的联系上、保护与运用的统筹上,指导我们深入思考问题、理清思路、推动工作。我们要始终坚持上对五千年文明负责、下对子孙后代负责,进一步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和革命优良传统利用好、传承好,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把大自然恩赐的宝贵资源保护好。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人、滋养人,做好文旅、文创、文艺融合文章,加强云冈世界文化遗产研究,建设文化强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提升道德情操、树立良好风尚、增强文化自信。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办好山西的事情,根本在于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我们要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不懈抓好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乘势而上书写山西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作者系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