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自信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
2019年11月26日 09:3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1月26日第1823期 作者:刘海春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决定》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自信,表明我们党推进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态度与决心。

  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长期以来,西方一些国家把资本主义制度视为世界发展的唯一标准,以此为由看衰中国的发展。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短视与谬论。当前,“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鲜明对比,给西方学者上了一课,引发人们对两种不同制度的再思考、再认识。我们在发展中提出的一系列中国方案,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中国的制度优势赢得世界瞩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具有强大的理论渊源和实践依据。

  制度自信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伟大的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基础和源泉。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指明方向。《共产党宣言》中关于“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的思想,为中国始终坚持高举社会主义旗帜,毫不动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表明,社会主义发展需要面对各种矛盾与风险,经历各种曲折和困难。社会主义在20世纪虽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也经历了一波三折,乃至大起大落。我们党始终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这鲜明地体现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即使在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情况下;即使在“历史的终结”等舆论甚嚣尘上和西方“和平演变”政治图谋愈演愈烈的形势下,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守者和捍卫者,始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等重大课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党正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前进的道路依然坎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决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思想建设,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制度自信基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我们党在探索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征程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需要进行反复的摸索和试验,其发展必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曲折和失误是可以理解的。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客观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体现。马克思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我们党立足于国情、世情和党情,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经历了不断深入和完善的过程,其间也走了一些弯路、出现一些曲折,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强调“发展就是硬道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今天,我们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既要发展生产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借鉴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我们党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为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我们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发展,使我们始终走在时代前沿,不断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为世界发展提供先进的中国方案。

  制度自信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制度的形成和完善是渐进的过程,要经过实践的不断检验。制度自信与制度优越性密不可分,而制度优越与否是在实践中不断体现出来的。新中国成立的70年,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发展和创新的70年。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发展奇迹和政治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取得了卫生、教育、科学和总体生活水平方面的全面进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首先在于能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释放出巨大的发展动力与能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30%以上。其次在于鼓励发展和兼顾公平。我们的制度使改革的成果最大程度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一种社会制度是否优越,要体现在是否保持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兼顾财富分配的公平性上。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扶贫攻坚取得巨大的成就,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七成。我国成功使8亿人口摆脱贫困,联合国高度赞扬了我国“造血式”的开发扶贫,认为这是未来人类实现脱贫、减贫的必由之路。再次在于更好地保障老百姓各方面的权利。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我们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构建起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依法保障公民权利,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各项权利不受侵犯。老百姓在法治的阳光中更加有尊严、更加幸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与中国社会的实际、人民群众的实践、具体的时代条件紧密联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14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我们要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永葆生机活力。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改革开放40周年党建工作研究项目“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研究”(2018JKDJ027)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