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史视角下的制度话语体系建构
2023年03月30日 08:5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3月30日第2621期 作者:杨彬彬

  概念史是通过追溯概念的演进历程来全景式呈现历史逻辑的一种研究方法。增强中国制度自信、讲好中国制度故事需要建构时代化的表达体系,概念史研究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体系的可行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是一个发展性和开放性的表达体系,其中的概念、话语、论断、命题等有着不同的历史来源、文化渊源和现实功用,通过概念考辨、话语分析、论断梳理、命题追溯,可以实现话语资源的整合性运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尽管概念史研究中有社会史、观念史、语词史等不同的路向,但概念史研究的方法论对于建构制度话语体系具有独特价值。尤其是可以以历史视角和系统思维,审视既有概念的历史起点、逻辑起点、语义拐点和内在特点,为深入理解和研究政治思想史、制度史、话语史提供有力支撑。

  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的文化渊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深刻把握制度概念在不同文化背景和民族之间的历史传播历程,是科学理解概念的内在丰富意蕴的重要条件。近代以来的中国,在思想交流、观念交融、思潮碰撞和文明互鉴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表达方式和阐释形式,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将马克思主义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的重要体现。而这个表达系统中的一些概念,来源于不同的民族、国家和文明,展现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与融合,为此这些概念也就存在本土概念与域外概念的相互关系。概念生成的文化背景、民族因素、文明形态等,直接影响着概念的生成逻辑和演进趋势,同时由于概念转译、内涵演化等因素使得概念存在语义的延续、重组和断裂等现象。因此,剖析概念的缘起及其深层的文化传统,是明确概念内涵与外延和合理运用概念的必要条件。

  深入剖析概念的文化渊源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体系的内在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筑中国制度建设理论的学术体系、理论体系、话语体系,为坚定制度自信提供理论支撑。增强制度自信,不仅要求建构完善的理论阐释体系,而且要求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深厚底蕴,这就需要我们从古今中外的视角深刻把握制度话语的源流。与此同时,建立面向世界和未来的传播体系,也要求对中国自身话语表达的空间来源及其传播路径进行分析,这是建构新时代国际传播体系的历史基础和重要参考。从文化渊源维度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具体有三种来源形式:一是内生性概念或本土性概念,最显著的特点是原创性。随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和国家制度体系认识的深化,相继提炼出了一些新概念、新表述、新范畴,用以反映本土内生的政治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生性逻辑的集中体现,也充分体现了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自觉。二是外生性概念或输入性概念,最显著的特点是外源性。从西学东渐、以俄为师、以苏为鉴到守正创新、自信自强,外来话语在中国的转化,不仅体现了语言形态的转换,而且体现了语义的内在转变、调整或延伸。三是融合性概念或互动性概念,最显著的特点是交互性。有一些政治概念、话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已生成,党基于自身实践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从而深刻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鲜明特质。这种话语现象体现出了概念与观念之间的辩证关系,明确了概念的流变历程和语义转化才能更好理解历史文本中的概念内涵。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的历史定位

  明确概念的历史定位是科学运用概念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是历史演进的结果,其中包含一系列体现历史性的表达要素,而这些表达要素的生成与对时代课题的回答有着密切关系。概念不仅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渊源,而且体现了深厚的历史积淀。中国政治概念从反映对象和生成逻辑来讲,涉及历史、现实与未来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涉及经验与期待之间的关系问题。对待概念的运用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特定的历史语境中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否则就会出现“张冠李戴”以及“非难前人”的现象。概念的生成蕴含着一般性的逻辑,是对事物共同本质特征的一种抽象归纳,但这种意识活动的时间定位对概念的内涵有着直接的影响,这与人的认知的时间限定性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同样如此,在时间轴的延伸上我们会对同一事物或思想进行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的概括,也会对不同事物进行重新审视,因此概念存在局部性与整体性、阶段性与纵观性之间的内涵区别。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战略任务,肩负起这一使命就要对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的历史形态进行研究,唯此,才能更好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制度故事。从时间维度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具体有三种来源形式:一是总结性概念或反思性概念,最显著的特点是历史性,体现了对既往实践的整体认知。历史是实践的过程,但实践与认识总是辩证推进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受到条件限制总是具有相对性的。认识的有限性推动形成了总结历史经验和反思历史过程的传统,在对政治事件、活动痕迹、制度形态进行反思、再认知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总体认知性和具有批判性的成果。这种成果的表达就需要创设新的概念或转化既有概念,也印证了人们对自身活动螺旋式上升的认识逻辑。二是引导性概念或期待性概念,最显著的特点是未来性,体现了对未来实践的理性设计。追求美好社会是人类的普遍愿望,对这种愿望进行阐述和组织、动员、宣传人民群众实现理想社会都需要一定的制度话语。但这些话语是一种应然性表达,体现了对实践的规范性要求。这些概念旨在阐释应然性理论,表现出推理性、预知性的特点。三是回应性概念或判断性概念,最显著的特点是现实性,体现了对现实实践的直接反映。应然性概念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张力的回应,实然性概念则是对现实与历史之间张力的回应。同时很多政治概念本身就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体,这与概念的生成环境密切相关。

  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的现实生成

  考察概念的生成形式是实现准确表达和有效阐释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创新话语体系、提升传播能力,面向海内外讲好中国制度的故事,不断增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概念是知识体系和思想体系的表达工具,但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内在意蕴和表达形态。对历史、现实与未来,无论这种认知是描述性、解释性的,还是规范性的,都需要借助一定的概念话语来实现言说。在这个过程中概念的选用会因形式的不同而产生差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剖析制度话语的现实生成应当坚持大历史观,深入分析其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内在逻辑。从形式维度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有三种来源方式:一是沿袭性概念,体现了继承发展的特点。在我国的制度话语表达体系中,一些特定制度话语表达并不是一次性地实现概念政治化,而是经历了一个演化的过程,在多样化概念的交互影响和内涵交融中逐渐形成了特定的政治表述,从政策总结性话语到制度性话语表达的演变,也体现了概念生成与实践发展的深层互动。二是借用性概念,体现了借鉴转化和外词中用的特点,这些话语表达充分展现了立足中国实际进行内生性演化和本土性发展的特质。三是改造性概念,体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特点。这些话语表达不仅具有话语亲和力,而且焕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对于塑造中华文明的当代形态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还存在概念再输入性的形式。为此,要注重从概念的生成形式的角度分析其现实功用,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制度话语、论断、命题加以分析,贯通概念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

  将概念史研究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史以及中国共产党史、改革开放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研究具有重要时代价值,这也是从当代中国出发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运动、世界历史进程关系的重要视角,尤其是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提供了重要窗口和可行路径。概念是一种历史性的流动表达,通过概念史的研究方法加强对中国特色政治理论、政治实践、政治制度中的概念追溯与辨析,有助于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体系、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构的现实定位,也有助于不断挖掘话语资源,提升制度阐释的自觉性,增强理论阐释的彻底性,展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所蕴含的中国价值与中国智慧。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话语演进研究”(21YJC71005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77号C座2-5层 邮编:1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