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党的本质规定和主体自觉使然。纵观近百年党史,党的初心与使命具有鲜明的历史延续性和传承性,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虽有所不同,却都充分彰显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可以说,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救国、兴国、富国、强国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守初心、担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史和贡献史。
救国:红船载初心使命起航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红船上宣告成立。从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为根本宗旨。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指出,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党的这一纲领虽然不以“党章”的名义出现,但已具有党章的雏形,起到了党章的作用。
红船是中国共产党起航的地方,是开启党的初心使命的起点。在“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的感召下,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28年浴血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标志着中华民族真正“站起来”了。在革命战争年代,作为革命党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本质意蕴突出表现为“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价值立场。党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水乳交融。正是站在维护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立场之上,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带领人民结束饱受列强欺凌的屈辱史,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积极践行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初心使命。
兴国:红旗聚初心使命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初心不改,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成为全体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规定,“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在党的初心使命的价值引领下,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经济上,这一时期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政治上,开启了法治社会建设,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使社会主义建设各项活动的开展有了制度保障。文化上,通过开展“人民教育”“人民文艺”等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接受知识熏陶,实现文化上的翻身。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本质意蕴突出表现为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艰苦奋斗,以拼搏精神建设伟大祖国。这一时期取得的各方面成就,为实行改革开放,并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初心使命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富国:改革绘初心使命蓝图
随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秉持党的初心使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将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篇章,绘制了“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宏伟蓝图。
党的十二大将党的性质概括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明确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邓小平同志紧紧围绕党在这一时期的初心使命,指出社会主义建设要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基本标准,明确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江泽民同志根据时代发展需求,明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同志则强调,使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真正由人民所享。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中,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本质意蕴突出表现为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依靠人民的主体力量推进社会主义建设,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高水平地造福人民,使中国人民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强国:复兴圆初心使命梦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切实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为目标,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由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明确宣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初心使命的突出时代内涵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著名论断,就是对党的初心使命本质意蕴的形象生动的表述和概括。这一论断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回溯中国共产党守初心、担使命的历史进程,其一以贯之的为人民服务的本质意蕴显而易见。从救国以实现人民对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追求,到兴国、富国以实现人民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追求,再到强国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共产党对自身使命担当的深刻把握和认识,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人民至上立场,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和人民性。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9世纪英国社团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16YJC77003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