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吸纳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革命斗争经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成果,将人民作为事业的起点,又将人民作为伟业的归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遵循了人的社会性、实践性逻辑,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夯实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基础。
革命斗争时期的“为人民服务”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近代外来垄断资本的入侵,促使经济分散的旧中国社会开始思考生存独立的问题。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一方面继承了传统民本思想,另一方面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克服主观想象和教条主义,坚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时刻从“给予和帮助人民”的角度出发,组织和依靠人民,帮助其发展生产和增加物质福利。从《井冈山的斗争》中分析的“为人民打仗”,到张思德追悼会的“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再到《论联合政府》中的“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始终将“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视为“真正的铜墙铁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形成了“创党精神”“北伐精神”“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系列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精神,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道路的初衷和目标,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斗争精神。
开拓奋进中的“人民当家作主”
“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外交围困、技术封锁、经济分散、资本匮乏等不利发展局面,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和人民利益原则,尽可能克服脱离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主义和片面性问题,以艰苦奋斗和集体主义为原则,坚信“力量的来源就是人民群众”。
新中国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等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精神,延续了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精神,展示了艰苦奋斗、不畏艰难的创业精神和求真进取、科学务实的敬业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奋斗精神。
奋进事业里的“以人民为中心”
“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解放和物质丰裕,效率竞争的现代性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社会意识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面对社会意识的新变化,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继续发扬党的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明确“领导干部来自群众”“领导就是服务”“干实事”的思想,坚信“人民群众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主体”,“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形成了“小岗精神”“华西精神”“浦东精神”“张家港精神”“孔繁森精神”“航天精神”“抗洪精神”等一系列“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共产党精神,逐渐形成公义性和整体性为主导的集体主义精神原则,继续坚守服务人民和奉献社会的创业精神、认真务实和乐观进取的拼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团结精神。
复兴梦想里的“人民至上”
“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进入新时代,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交织繁复,经济增长、社会治理和民众文化已经步入新发展阶段,利益的平衡、权力的约束和权利的保护都必须纳入制度化治理轨道。
中国共产党人应牢记“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的初心,坚守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决不允许以权谋私,决不允许搞特权”,依法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相连,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右玉精神”“西迁精神”“硬骨头精神”“中华体育精神”“改革开放精神”“塞罕坝精神”“沂蒙精神”“劳模精神”“中国精神”等以“人民至上”为特征的中国共产党精神,始终牢记“公仆”的宗旨和责任,坚信“实干兴邦”,坚守艰苦奋斗精神,以中国梦凝魂聚力,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梦想精神。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只有理解中国共产党精神的人民性,才能理解中国道路的实践逻辑、指导理论的思想渊源、制度建构的规范标准以及社会发展的意识特点,才能更有利于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目标和方向。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西部跨境族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差异性研究”(17YJA710042)资助成果)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