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的话语建构
2020年12月24日 09:3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24日第2076期 作者:李庚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丰富和拓展了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话语体系。中国共产党建党近百年来建构了以“中华再造”“民族解放”“复兴中华”“伟大梦想”为核心的话语体系,体现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民族复兴话语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丰富和拓展,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于变局中开新局。

  以“中华再造”初创民族复兴话语

  中华民族有源远流长、连绵不绝的悠久历史和精彩纷呈、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却从清朝末年开始跌入百年衰落。以李大钊同志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话语的建构和表达,作出了难以磨灭的理论贡献。

  李大钊同志早年间怀揣“中华再造”的梦想,赴日本求学,并在1916年5月于《民彝与政治》一文中提出“当知今日为世界再造之初、中华再造之始”的话语。1917年4月在《大亚细亚主义》一文中提到,“言大亚细亚主义者,当以中华国家之再造,中华民族之复活为绝大之关键”。1917年以后,李大钊同志开始多次使用“中华民族”“中华民族之复活”等词语,并将“中华民族”与“复活”两个词连用,正式开创了中国共产党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话语体系。十月革命后,陈独秀、毛泽东和周恩来等同志开始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思考民族复兴之路,把中国近代史的基本主题和中华民族复兴话语体系相结合,形成了大量的民族复兴理论和成果。

  以“民族解放”阐释民族复兴话语

  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让中华民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中国共产党主动承担起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重任。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为区别于国民党的“民族复兴运动”,多以“民族解放”“民族的革命战争”“反帝”等话语,来阐释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和诉求。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为推动全民族抗战局面的早日到来,中国共产党1937年2月在《新中华报》提出,“为着中华民族的解放与复兴,为着举国一致同抗日,一切为着实现民族统一战线,我们必须有如此的让步和妥协”。此处将民族解放与民族复兴并提,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正式使用“民族复兴”一词。

  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同志对民族复兴话语体系思考较为深入,对民族复兴的战略任务、实施步骤、奋斗目标都有所涉及。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始终正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始终义无反顾、责无旁贷地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担。

  以“复兴中华”完善民族复兴话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决定推动改革开放和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华民族”“民族复兴”逐渐成为主流话语。党的十三大报告中首次使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概念,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释为“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

  1990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外宾时发表了《振兴中华民族》的重要讲话,丰富和完善了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话语体系,民族复兴话语成为主流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中,15次使用“中华民族”一词,其中7次涉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时期,民族复兴话语体系逐渐趋于定型和完善,历次党代会文件中的“历史方位”“任务使命”“海峡两岸”等部分多次使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词。

  以“伟大梦想”丰富民族复兴话语

  在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之后在各种场合多次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话语。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短短800余字的讲话中16次使用“中华民族”一词,其中7次提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次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还首次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梦”“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联系在一起,丰富和拓展了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话语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27次提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词,提出通过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来实现伟大梦想,并对民族复兴的战略规划、奋斗目标、发展前景等领域进行了阐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从奋斗目标的政治高度对民族复兴进行阐释,凝聚和动员党内国内的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从以李大钊同志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对民族复兴进行思考,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高度阐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通过对民族复兴话语体系连续不断的建构,始终引领着全国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时代西南边疆政治安全的保障机制研究”(18CZZ00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