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盘村山城遗址晚期遗存考古收获
2023年02月16日 09: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2月16日第2591期 作者: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磨盘村山城,原名城子山山城,坐落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们市长安镇磨盘村七组一处北、东、南为布尔哈通河环抱的独立山体上,中心坐标N42°54′59.3″,E129°36′59.9″,扼守延吉盆地的最东缘,三面环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布尔哈通河与海兰河在山城东南交汇后束窄,转向北流淌,最终汇进图们江入日本海。

  山城平面近阔叶形,城垣依山势沿山脊或山腹以石块和沙土砌筑,周长4549米,最高点海拔388米。城内地势开阔,多为平缓坡地,根据城内自然冲沟可分为五个区,城内有纵横交错的路网。道路两侧可见大量经过人工修整的人工台地,台地上遗存十分丰富,历年来采集的带文字遗物包括金仿汉仙人神兽圆镜、南京路勾当公事之印等,在中区和东区采集到大量的板瓦、筒瓦等建筑构件。

  磨盘村山城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被列入“十三五”时期大遗址名单,2017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为配合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弄清山城内东夏国时期遗存的分布范围和山城空间布局、确认山城城垣结构和城墙始建年代、认识山城遗存的年代和性质、了解磨盘村山城与周边遗址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磨盘村山城遗址的文化面貌,自2013年起,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磨盘村山城开展了连续10年的主动性考古发掘,累计发掘面积近8000平方米,共清理城门4座,角楼1座,解剖墙体6段,发掘院落、大型建筑基址、小型房址、排水沟渠、灰坑等遗迹90余个,出土各类遗物6000余件。

  磨盘村山城共包含早晚两期遗存,晚期遗存在城内广泛分布,主要以青灰色建筑构件为特点,学界普遍认为其为金末东夏国南京城。其晚期遗存的主要考古收获如下。

  城垣与城门。第一,城墙。多段城墙的解剖表明,城墙分早晚两期修筑。早期城墙在自然山体上首先修筑出阶梯状土芯,外墙面下部还挖槽奠基,向上逐层内收错缝垒砌而成。内墙面基础也略修基槽,但未见奠基石。城墙内部石块也是穿插咬合,中间填充碎石块,未见沙土。晚期利用早期墙体,在墙顶垒砌石块加高后,两侧夯土加固。东夏国立国时间较短,无力新建规模如此庞大的城垣,但其战乱频仍的社会背景,又需要充分考量城址的防御功能,所以利用早期废弃墙体修整后继续营建,是其重要的城市建设理念。

  第二,城门。山城共7座城门,其中北门(2号门址)和东门(1号门址)封堵了山城北侧两处狭小山谷出口,均带有瓮城,形制规整,结构明确。西门(3号门址)规模最大,瓮城面积达到25000平方米。目前,已经过考古发掘的城门有4座,为1号、2号、3号、7号门址。

  北门平面呈弓形,瓮墙笔直,土石混筑。两处门道同向布置,均发现有保存较好的木质地栿、排叉柱等,两侧门垛外立面块石砌筑,内部填充黄沙土,城门门垛内侧有登墙踏步和小型房址。出土遗物有陶器、铁器、礌石和石刻武士像。北门东西两侧城墙沿山腹向两侧山脊爬升,至最高点转角处修建了两座角楼,视野极为开阔。

  东门平面近扇形,两处门道呈曲尺形设置。城门门道宽3.6米,两侧各有一块门枢础石。两侧门垛利用块石砌筑,十分规整,门垛内侧立有经扰动的早期柱础石。瓮墙土筑,夯层明显,水毁严重。出土遗物有陶器、铁器、礌石和红褐色瓦件等。东门应为早晚沿用的城门,其中瓮城为晚期增筑。

  3号门址城门发现上下叠压的两期门道,晚期门道平铺黄沙土,有门挡、门枢础石,早期门道平铺石板,有封堵迹象。瓮墙随山势修建,面积较大,形状不规则,瓮门早晚沿用。7号门内高外低,发现上下叠压的两期门道,晚期门道平铺黄沙土,有门挡、柱础石和木质地栿,早期门道平铺石板,内侧设有踏步。

  总体来看,7座城门中,北门、东门应为平日最常用的城门,西侧城门更加注重战时防御功能,东侧城门结构简单,推测与布尔哈通河的水运交通有关。

  中区建筑群。中区建筑群有至少11座形制相同、方向和规格略有不同的建筑,其中4处已进行了发掘,均为密集础石型建筑。

  4号建筑基址坐西朝东,四周环绕排水沟。础石排列密集,南北5排,均经人工修整,础石间距较小。另外在倒塌堆积中发现了厚达50厘米的炭化粮食堆积,经过浮选鉴定主要包括粟、小豆、荞麦、大麻等,初步计算储量高达15万斤。2号建筑基址出土一方铜印,正面边框内阳刻“监支纳印”,钮右侧刻“天泰四年五月造”,推测为官府的财政印。

  中区密集础石型建筑内,均未发现火炕,东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并不适宜作为居所使用。结合4号建筑基址内发现的大量粮食,2号建筑址中发现的官印,基本确认中区建筑群这类础石密集排列的建筑应该是东夏国的官仓。

  西区建筑群。西区建筑群整体坐西朝东,东西向阶梯状分布,目前发现至少有5级人工平台。根据勘探结果,确认其中至少有大型建筑基址8个,外围还发现了疑似道路和水沟等遗迹。

  西区建筑群与中区建筑群区别明显,未发现密集础石的建筑基址,取而代之的是带火炕的地面建筑。经过发掘的为20—22号建筑基址。

  20号建筑基址平面近长方形,南北长14.2米,东西宽8.2米,地面式建筑。房内有火炕,三条烟道,烟道顶部铺石板,室内地面铺设青砖。与础石密集排列的建筑不同,这处建筑础石排列间距较大,一般在3.5米左右,总体上面阔四间,进深两间,还利用减柱法,增强了室内的空间。从灶址的叠压关系看,这处建筑存在多次改建现象,其中最北侧两间,应为后期增建。21号、22号建筑基址为同一台地上的大型地面式建筑组合,均为大型地面式础石建筑,东西长近20米,南北宽14.3米,铺设大型火炕,建筑内分主间、次间,错落分布,并存在改建现象。出土遗物包括瓦当、滴水、砖瓦等建筑构件,还发现了大量铁器、少量瓷片、陶片和石器。推测为城内的官署或宫殿区内的重要建筑。

  院落。城内分布着若干小型院落,这些院落以往被称为小方城,类似的现象在东夏国山城中多有发现。这些小型院落一般被土墙围起,具有一定的私密性。我们对城中的2处院落进行了发掘。

  1号院落位于山城中区偏南,推测该院落应为东夏国时期的一处铁器加工场所。2号院落位于东区北侧,地势较高,院落内有一大型建筑基址,坐北朝南,建筑台基满堂以卵石和沙土铺垫,台基东、西、北三面以青砖包砌。根据台基上的柱网排列,该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屋内以青砖墁地。建筑南部有月台,月台有踏道。出土遗物以建筑构件为主,规格较高。推测该院落应该是城内的礼制建筑。

  小型房址。城内发掘小型房址20余处,这些房屋一般为半地穴式,多数呈圆角方形,边长在4—5米之间,内设火炕,部分还存在改建现象,出土遗物较少,推测为戍卒或平民居址。

  出土遗物。晚期东夏国遗存出土建筑构件风格较为单纯,如兽面瓦当、指压纹板瓦等,与金代长白山神庙的发现十分相似;陶器组合则是大卷沿的陶盆、陶罐、敛口罐、陶盘、香炉等,都是金代晚期的代表性遗物。我们还发现了大量瓷片和宋金时期的铜钱,其中瓷器窑口丰富,多数都为中原输入,也见有少量的高丽青瓷。铜钱以北宋年号为主,也能见到少量的金年号铜钱。这些遗物的发现,表明东夏国在经济生活中与中原地区来往十分密切。

  东夏国是金朝辽东宣抚使蒲鲜万奴在1215年建立的地方割据政权,在文献中记载较少。历史上的东夏国疆域目前地跨三国,其考古研究工作现在是一项国际性的学术研究课题。东夏国南京城的考古学发现,填补了我国东夏国考古研究的空白。

  同时,东夏国南京城内的诸多发现,如结构工整的大型建筑、官印制度、官仓特点、中轴对称的建筑布局等,都表明东夏国作为一个地方割据政权,虽然地处边疆,但其脱胎于金王朝,认同中华文明,具有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

  (执笔:苗诗钰 安文荣)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