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敦煌石窟考古重大成果
2022年11月03日 08:3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1月3日第2522期 作者:张小刚

  敦煌石窟包括了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在内的多处石窟群。1900年,莫高窟发现了藏经洞,数以万计秘藏千年的文书与艺术品重见天日。百年来,敦煌学逐渐成为一门国际性的显学。敦煌石窟考古方面不断取得新发现、新成果。本文举其荦荦大者,仅就窟前殿堂遗址的发掘、北区洞窟考古的推进以及洞窟考古报告的整理出版三项成绩加以概述。

  窟前殿堂遗址刷新传统认知

  2021年10月18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的开幕式上发布了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敦煌莫高窟因为1963年的考古发掘而名列其中。

  1963年7月至1966年上半年,为配合莫高窟南区危崖加固工程,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的前身)的考古工作人员在底层洞窟的前面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在施工范围内清理出窟前建筑遗址20多个,新发现了3个洞窟和3个小龛,同时出土了壁画残块、塑像残块、颜料块、调色碟、陶灯碗、陶坩埚、陶罐、刺绣、绢画、文书、唐宋钱币、象头铜铺首、鎏金铜菩萨像、木雕莲花蕾、莲花石柱础、铺地花砖等珍贵文物。

  这次考古发掘发现的窟前建筑遗址,从年代上看,分属于五代、宋、西夏、元几个不同的时代,其中有的窟前建筑经过两次重修;从建筑结构来看,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占多数的是砖包台基结构的殿堂建筑遗址,另一种是制作比较简单且规模较小的土石基结构的建筑遗址。从发掘情况来看,殿堂建筑在台基前大多砌有台阶,地面大多铺衬花砖,南、北两边夯筑山墙,后部与洞窟相连,形成前殿后窟的形式。这次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中较为著名的是一件太和十一年(487)北魏皇室广阳王家族供养的刺绣佛画。

  在1963—1966年的发掘之后,考古工作者又进行了至少三次关于窟前殿堂遗址的补充发掘。1979年7月至10月底和1980年4—6月,在唐代开元九年(721)始建的莫高窟第130窟(又称南大像,内塑有26米高的倚坐弥勒像)窟前清理出下层西夏和上层清代共两层建筑遗址及窟内主室地面唐代柱穴、佛坛、铺砖等遗迹,还新发现了一个小龛;1999年6—7月,发掘了莫高窟第66—78窟窟前遗址,发现了第72—76窟窟前殿堂建筑遗址;1999年10月,在唐代武则天延载二年(即证圣元年,695)建造的莫高窟第96窟(又称北大像,内塑有35米高的倚坐弥勒像,现窟外有1935年建成的木构建筑九层楼)窟前发现了早于五代、宋的窟前殿堂遗址,清理出清、元、西夏到唐代地面及部分花砖,发现了开窟造像时分布在地面的26个架穴以及门砧、莲花纹大石柱础等。

  唐、五代以来,有许多关于莫高窟建筑情况的文字记载,如《大唐陇西李氏莫高窟修功德记》记载:“凿为灵龛,上下云矗,构以飞阁,南北霞连。……尔其檐飞雁翅,砌盘龙鳞,云雾生于户牖,雷霆走于阶陛,左豁平陆,目极远山。前流长河,波映重阁。”《大唐宗子陇西李氏再修功德记碑》亦云:“云霞大豁,宝砌崇墉。未及星环,斯构矗立。雕檐化出,巍峨不让于龙宫;悬阁重轩,晓万层于日济(际)。”这些文字描述,使我们了解到,在唐代,莫高窟的整个崖面上,分布着许多窟檐,窟檐之间用栈道通连着。当时的宕泉(大泉)河就在窟前流过,因而可以看到洞窟外观的倒影。

  五代也有类似的文字记载,如《敦煌录》记载:“(莫高窟)每窟动计费税百万,前设楼阁数层,有大像堂殿,其像长一百六十尺,其小龛无数,悉有虚槛通连,巡礼游览之景。”以上是关于崖面上建筑情况的记载。虽然崖面上的这些建筑物多数已不复存在,但从莫高窟现存的五座晚唐和宋代木构窟檐实物和栈道残梁,以及崖面上的梁孔、椽眼等遗迹看,结合考古发掘出的窟前殿堂等建筑遗址提供的信息,以上敦煌文献中的这些文字记载,应该是可信的。

  莫高窟窟前殿堂遗址的发掘及其成果,改变了人们的认识,也就是说古代莫高窟的外观可能并不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窟前殿堂遗址考古发掘提供的资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复原古代某个时间阶段的莫高窟外观或建筑提供参考。

  北区洞窟考古的推进

  敦煌莫高窟开凿于鸣沙山东麓长约1700余米的断崖上,根据洞窟分布情况分为南区和北区。在长约1000余米的南区,集中了原编号492个洞窟中的487个洞窟。在北区全长700余米的断崖上,也开凿有状如蜂巢的数百个洞窟,最密集处可达四层或五层。由于北区洞窟内绝大多数无壁画和塑像(长期只有第461—465窟五个编号洞窟),一直未引起足够重视。

  为了弄清敦煌莫高窟北区洞窟的性质及其内涵,1988年6月至1995年11月,彭金章带领敦煌研究院考古专业人员对莫高窟北区石窟逐一进行清理发掘,厘定洞窟数量,新增243个编号洞窟,发现北区的洞窟有以下几种类型:(1)专供僧人或常住于莫高窟的百姓生活起居的僧房窟。(2)供僧人禅修、诵经的禅窟。(3)兼具生活起居和坐禅修行两种功能的僧房窟与禅窟的组合洞窟。(4)用来埋葬僧人、俗弟子等佛教徒的瘗窟。(5)供佛教徒进行观像、巡礼及举行其他佛事活动的礼佛窟。(6)作为存贮物品使用的廪窟即仓库窟。

  北区石窟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主要有各种古代钱币、生活用具、雕塑或绘画工具、木雕像、彩塑残块、壁画残块、绢画、纸画、剪纸、衣物、各种文字的文书等,其中波斯银币,西夏铁钱,西夏瓷器,西夏文字典《番汉合时掌中珠》《三才杂字》序,西夏文木印章,48枚回鹘文木活字,泥金泥银书写的藏文佛经,泥金书写的回鹘文佛经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文物出版社2000年7月出版了《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第一卷,2004年7月又出版了《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第二卷与第三卷。这是关于莫高窟北区石窟考古发掘资料整理的最终成果。

  经过考古发掘和整理研究,我们认为北区的使用功能与南区不同,南区是佛的殿堂,是供僧俗礼佛、做佛事活动的场所,北区则主要是供僧众生活、居住、习禅、死后瘗埋的区域。南北两区的洞窟群合在一起才构成了完整的莫高窟石窟寺。

  洞窟考古报告的整理出版

  20世纪60年代,敦煌文物研究所开始尝试编撰详细的洞窟考古报告,希望通过文字记录,绘制实测图,拍摄图版照片等方式,科学、完整、全面地整理和公布敦煌石窟的全部资料。然而,敦煌石窟考古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历经四十多年的曲曲折折、反反复复,历经了许多失败和挫折,敦煌研究院才得以主持完成多卷本《敦煌石窟全集》考古报告的整体规划和分卷考古报告撰写的体例,计划将其所管辖的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等敦煌石窟的近600个有壁画和塑像的洞窟分成100卷的考古报告整理和出版。

  2011年由樊锦诗主持编著的《敦煌石窟全集》第1卷《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终于正式出版。该报告以莫高窟早期北凉三窟即第268、272、275窟为主并包括了周围的11个洞窟,逐窟记录洞窟位置、窟外立面、洞窟结构、塑像和壁画、保存状况以及附属题记、碑刻铭记等全部内容,并配有全面准确的测绘图和详备的照片图版,附录则收集了本卷洞窟历史图文资料,相关论著目录,颜料、材质分析和碳14年代测定报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石窟考古测绘中的应用等。

  该报告将最先进的测绘技术运用到考古工作中,实现了石窟考古测绘的重大突破。这一考古报告打破了过去仅限于文字、绘图和摄影结合的方法手段,融汇了考古、历史、美术史、佛教、测量、计算机、摄影、化学、物理学、信息资料等多学科的方法手段。考古报告的编写出版,有利于永久保存、保护敦煌莫高窟及其他敦煌石窟的科学档案资料,推动敦煌石窟文化遗产的深入研究、满足国内外学者和学术机构对敦煌石窟资料的需求,在石窟逐渐劣化甚至坍塌毁灭的情况下,为全面复原成为可能提供依据。这本报告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肯定,也为其他石窟寺遗址考古报告的撰写提供了范例。

  目前,敦煌石窟除了已经出版的考古报告《敦煌石窟全集》第1卷以外,第2卷《莫高窟第256、257、259窟考古报告》经过了10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完稿,即将出版;第3卷《莫高窟第251—255窟考古报告》与第4卷《莫高窟第260、262、263、265窟考古报告》也开始启动编写工作。

  总的看来,100多年来敦煌石窟考古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但是还有很多工作需开展。近年来党和政府空前重视石窟寺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利用工作,中国石窟寺考古进入了黄金时代。进入新世纪以后,敦煌石窟考古事业可以说是蓬勃发展,无论是敦煌石窟及其周边的考古发掘清理,还是编写洞窟内容考古报告,乃至其他关于石窟的考古研究,都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敦煌考古学人继续发扬“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不畏寂寞和辛苦,扎实工作,砥砺前行。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莫高窟南区崖面遗迹考古报告整理与研究”(20BKG023)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敦煌研究院研究馆员、考古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