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部县级文献《浦江文献集成》获得新成果
2022年11月04日 09: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1月4日第2523期 作者:李小白

  浦江文脉作为浙东文化圈的重要分支,是浙江金华地区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地域之一。浦江文化以其近千年绵亘不绝的地方诗文传统著称于世,在地方历史文化的有形载体上则有志书档案、家族文献、曲艺弹词、学人论著等丰富的文献遗产。浦江学人以此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贡献者和传承者。

  历时六年,网罗浦江近千年历史遗籍的《浦江文献集成》(以下简称《集成》)的问世,诚为浦江自设县以来的一大文化盛事。《集成》收书850种,举凡刻本、手稿、抄本等皆予收录,设计为十六开精装286巨册,原大影印,以存本真。浦江文献总体上又可分为文人文集、家族文献、志书档案、戏曲弹词、学人论著等,其中以文人文集、家族文献、志书档案及戏曲弹词的影印为其主要特色。《集成》的出版,为我国县域层面首次提供了地方文献集成整理与出版的有益思路和实践经验,具有典型的社会文化意义。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早在2017年就已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赖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造性转化是其重要保证。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的是那些历经时代淘洗后留存于世的历史文献。这些历史文献是深入研究和阐释中华文化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的资料来源,服务于构建具有中国底蕴、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为此,国家从文化战略角度实施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程及国家古籍保护工程,积极推动区域性历史文献的普查与保护工作,同时加强中华文化典籍的整理、编纂与出版工作,地方文献结集出版在获得各级政府支持的同时,迎来了历史发展的新机遇。

  2022年10月15日,由浦江县政府与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共同举办《集成》新闻发布会暨浦江传统文化深层开发研究课题启动仪式。受邀参会的30余位专家学者分别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黄冈师范学院等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就《集成》及浦江传统文化深层开发发表重要论述。浦江县委常委、县政府党组成员陈鹏进就《集成》搜集编纂出版情况作了介绍,《集成》主编、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方勇就《集成》课题研究计划进行了叙述,明晰了《集成》对浦江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九三学社原中央常委孟白惊讶于《集成》所反映的浦江文献之雄厚、文化底蕴之深远,他认为《集成》的出版超越了传统时代的文献汇编,价值更高,也为其他县域地方文献的汇集整理开了个好头。学苑出版社社长洪文雄认为,《集成》作为地域特色鲜明的资料库,不仅是了解地方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的有力保证,也可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文献支撑。学苑出版社主编战葆红从《集成》所反映的浦江历代学人从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论述到浦江作为江南文化重镇的重要价值和研究意义。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方笑一认为《集成》的出版将带动更多的县域文献集成的整理,主编方勇对乡邦文献的整理具有赓续传统文化、让地方文献“活起来”的重要作用,其筚路蓝缕之功值得肯定。

  诚如浙江大学徐永明、西北师范大学韩高年等教授所言,《集成》的问世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的相关研究和阐释工作。浦江地区自宋元以来人文风气勃发,涌现出诸如宋遗民方凤诸儒,入元后浦江柳贯、吴莱、方樗、方梓,以及明初宋濂、戴良、张孟兼,包括宋濂门人方孝孺等前后四代儒者,构成以师缘为主要纽带的交相往来的学脉关系。浦江文化传统在近代发生转折,浦江学人在政治学、经济学、医学、语言学、军事学等诸多方面,皆有不俗的表现。他们作为新社会性群体而崛起,也由此经历了显著的从传统到现代的思想转变。新旧时代交替下的浦江学人结合各自的心路历程与日常生活,以诗文、日记、书画等创作形式形诸笔墨,给浦江当地留下雅文化的精神传统。作为反映地域社会知识结构另一重要侧面的俗文化传统也在这套文献汇编中得以体现。浦阳乱弹属于浙东婺剧声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唱腔颇具特色。浦阳乱弹以本地民歌“采篮曲”为基础,受到诸宫调讲唱艺术与南戏的影响,经过从南宋末年至明朝中叶数百年的发展传承,成为浦江及邻近州县广为流传的讲唱艺术形式,唱腔曲调自由舒展、感情饱满,极具乡土气息和地方音乐特色。《集成》收集了为数众多的浦阳乱弹手写稿本,实属县域层面地方戏曲文献的一大集成,具有重要的文化特色和研究价值。

  厚重的浦江文化底蕴留给后世为数众多的历史文献,也为我们了解江南地方社会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文献资料。浦江地方文献表现出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特征,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同时提醒我们,面对长期散佚无闻的江南地方文献,进行抢救性的发掘和整理尤为迫切。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子藏》工程纂修团队,凭借多年的扎实工作,以及与全国各地文化事业部门的密切合作,有力推进了《集成》的文献搜集、整理、影印、出版等事务性工作,保证了《集成》的整体质量和学术价值。学苑出版社凭借其长期积累的出版经验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顺利地完成了《集成》的编辑出版工作。浦江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此次文化工程,以及县文联与当地一大批文化爱好者的积极参与,更是《集成》编纂工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三方合力,共同促成了这件我国首次县域层面的文献汇编与整理工作的完成,并于2020年1月顺利出版。

  《集成》巨细靡遗地将散藏于全国各大图书馆及金华周边地区关于浦江的历代文献典籍予以收录、整理、出版。从收录的整体情况来看,《集成》所收文献类目丰富、版本精良、收罗精当、著录准确、排列科学、查检方便,尤以突出浦江文人文集、家族文献与民间文书资料的汇集与整理为编辑旨趣。有别于以往经、史、子、集的四部分类方法,以浦江文献自宋代以来诗文集部较多的特点,全套《集成》选择以著者生年先后为顺序进行汇集。《集成》以收罗精当、著录准确、序列科学、查检方便为操作要求,整体上以文献的学术性和文化价值为取舍原则,目的是以浦江近千年存世文献为款目,将馆藏刻本、稿本、抄本、校本、孤本等珍稀版本纳入《集成》的收录范围,尽力提升《集成》的文献价值。

  《集成》的汇校编辑,为国内较小区域地方探索出一条集中梳理、影印和出版文献集成的合理办法,弥补了某些大型区域性地方文献集成只能选择“最优”刻本影印出版,以至于忽略其他版本系统的缺憾。《集成》的编纂还有意识地将文本流衍的大致过程加以重现,意在达到观一书而知其版本流变的编纂学意图。当然,仅仅停留在影印原版文献的层面并不能有效挖掘浦江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还需要系统性地整理、研究和阐释浦江文献的深厚底蕴。为了提高、发挥《集成》的价值和作用,让其在全国甚至海外产生更大的影响,并转化成市民和读者便于阅读、宣传和研究的成果,使之成为乡土教材,由浦江县政协文史委牵头联合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专门的《集成》研究小组,设计研究课题,确定专人负责,制订工作计划,分步实施相关研究课题。现已拟定在《集成》基础上开展五个部分的研究计划,预计编纂并出版《集成提要》《浦阳诗史研究》《浦江万年纪事》《浦阳诗综》《浦阳先贤研究丛书》等研究成果,以此丰富和加深我们对浦江历史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集成》的出版,顺应了当下多渠道、多角度拓宽古籍文本流传利用的新形势。浦江作为县级单位而能组织力量影印出版《集成》,具有良好的典型示范意义。浦江第一次从县域层面将当地千年以来历史文献汇集整理出版,一则反映了地方文献编纂的层级发展趋势,二则为文献基础好、历史悠久的其他县域地区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实践经验。《集成》当中大量书籍文献的获取,不仅得到了浦江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大力推动,还受到当地文史专家和热爱浦江历史文化人士的鼎力协助。《集成》的编纂者们凭借编修这套地方文献的机会,找准方向与角度,搭建起历史文献与专业学者和民众精神文化需要之间的桥梁。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元代行政管理下汉传佛教社会研究”(19CZJ00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