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扩大内需
2023年09月19日 14:5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9月19日第2738期 作者:龚刚

  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时期。一方面,我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意味着以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为目标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另一方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使得我国外部环境面临新的变化,扩大内需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2023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新发展阶段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发展的主要动力,从而也必然成为扩大内需最为根本的动力。合理运用产业政策工具,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式,同时也为扩大内需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产业链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学术界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丰富的讨论,但首先需要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结构”到底指什么?在经济学研究中,“结构”通常是指要素禀赋结构(如资本、劳动力、土地和技术的组合)和产业结构(如第一、二、三产业等)。然而,这样一种解释也许是不充分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结构更应该指向产业链结构。

  当今世界,产业链的全球化分布已经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在跨国公司主导下,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和全球销售已经成为全球产业链最基本的商业模式。然而,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产业链上不同企业的地位是不相等的。小部分企业拥有独立的品牌、设计和销售网络,通过下放订单主导着产业链上所有工序,其本身也从事着产品的销售服务,比如苹果公司。一些企业负责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技术、服务或者商品具有不可替代的特点,无法轻易被模仿,如台积电。绝大部分企业从事非核心零部件的生产或低端加工,通过产品的加工或组装参与全球产业链。产业链分工的直接结果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要素收入上的巨大差异。尤其是加工类企业,大多以劳动要素投入为主,劳动者收益明显偏低。有研究表明,我国90%以上的出口制成品,是在跨国公司主导的产业链上制造的。

  所谓产业链视域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推动加工类企业从产业链的低端向中高端移动(也等同于从制造向研发或销售移动),使其最终成为主导企业。这样一种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解,与通常所认为的技术进步等类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定义相一致——企业从价值链的低端向中高端移动,通常也体现为创新和技术进步。但优势在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更为明确和具体,从而也更容易找到政策的发力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扩内需相辅相成 

  拥有14亿多人口的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因此,中国存在着国内统一大市场的潜力,而这也是扩大内需最为主要和最为根本的保障。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将市场潜力变成真正的市场需求和购买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供给侧改革与扩内需相辅相成。

  从产业链的角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扩内需,关键的内容是促进企业产业升级,推动其从产业链的低端向中高端移动,由此增加企业经济活动所带来的增加值,其形成的强大购买力也为扩内需奠定了基础。当一个企业进入由跨国公司所主导的产业链时,并不直接面对市场和消费者,因此企业本身没有激励去开发新的产品和进行产品的升级换代——这些是头部企业的责任。在这里,企业只需要完成头部企业所下达的任务订单。此外,加工类企业的一个特征是替代性强,因此,不仅其所创造的增加值在整个产业链中所占的比例非常低,同时也很容易被替代。从产业链视角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尽管通过参与全球产业链加工曾经为我国经济融入国际分工、推动新型城镇化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力量,但当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后,迫切需要逐步摆脱低价值非核心的路径依赖,从相对低端的加工工序转向自主品牌研发、高端制造和销售,为劳动和资本带来更高的回报和收益。由此,其形成的强大购买力也可以与我国超大人口规模的国内大市场相匹配,扩大内需也就具备了最为重要的基础。

  供给侧和需求侧是决定经济社会生产活动的两大基本市场力量,二者的有机结合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经济社会的需求侧包括消费、投资和出口,即所谓“三驾马车”;而供给侧则体现为由资本、劳动和技术所组成的各种生产能力,这种生产能力则又分布于全球产业链上各种不同的工序中。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有机结合呈如下关系:一是经济增长的实现必须通过需求侧。然而,需求侧通常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其中的外部需求(出口)并不为本国所调控。二是经济社会的供给侧为经济增长(或需求)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当然,也同时制约着经济增长。当需求过旺时,需要注意通货膨胀效应;而需求发生变动,尤其是外部需求整体不足时,由分布于全球产业链上的各种不同工序所产生的增加值制约着内需的扩大以弥补外需的不足。在新发展阶段,供给侧对经济增长(或需求的实现)的制约已越来越显著,而这种制约在新发展阶段之前,尤其是在存在大量(甚至是无限)剩余劳动力供给时并不显著。也正因为如此,新发展阶段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发展的主要动力,也必然成为扩大内需最为根本的动力。

  合理运用产业政策开拓市场 

  新形势下,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产业链视域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内需,需要合理运用产业政策工具。

  一般而言,企业从产业链的低端向中高端移动,有两个步骤。其一是研发设计;其二是开拓市场。其中,研发设计是基础,而市场的开拓则是能否成功的关键。由于研发激励已经是一个被普遍认可的政策,在扩大内需的背景下,政府如何通过产业政策,帮助、扶持和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开拓市场就成为关键。欧美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也是充分运用各种产业政策对本国的产业进行扶持,从而建立起相对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在开拓市场方面,产业政策可以有许多发力点。在我国过往一些产业的崛起过程中,政府进口替代产业政策的扶持具有重要作用,比如通信产业。用于市场开拓类的产业政策非常必要,但产业政策是否有效同时还取决于经济社会本身是否具有在竞争环境下的创新活力和能力。特别的,针对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从制成(制造)向产业链(微笑曲线)的两端(研发和销售)转移,并不存在技术和资本的障碍,品牌、设计和市场开拓才是决胜点。这些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近期却尤为重要。产业政策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除了进口替代之外,还有补贴、关税、政府采购等产业政策。事实上,研发政策本身也可以看成是一种产业政策。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各种不同类型的产业(如具有不同程度的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等)将在客观上共存。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不平衡,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的城市化率和第一产业占比还远未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因此,在某些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同时,我国还存在着继续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为此,一方面,我国必须坚持以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为目标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选择;另一方面,我国也应通过产业链视域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合理运用各种类型的产业政策开拓市场,扶持自主品牌,并以此为基础继续推动城市化和工业化。

  (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扩大内需有机结合的重大举措研究”(23ZDA029)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云南财经大学金融研究院教授、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