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塞萨洛尼基
2024年01月05日 10:5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1月5日第2809期 作者:吕厚量

  早有打算走访一次塞萨洛尼基(Thessaloniki)——一座在拜占庭时代与20世纪见证过无数历史风云变幻的希腊化古城。但雅典有永远造访不完的诸多宏伟古迹与著名博物馆,以及总是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出国行程,却每每迫使经常有机会前往希腊的我,一次次将这个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城市排除在自己的旅行目的地之外。2023年7月初我应邀参加由雅典学院主办的“亚里士多德—孔子伦理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终于让我有了零距离观察这座历史名城,沉浸于围绕马其顿、拜占庭与20世纪巴尔干地区史展开的种种遐想中的机会。但主办方将会议的后半部分议程安排在塞萨洛尼基的理由却出乎我的意料:塞萨洛尼基周边的古迹斯塔盖拉(Stageira)与米埃扎(Mieza),乃是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出生、成长、讲学与安葬的地方——这是我这个每天翻检亚氏名著《政治学》、思考公元前4世纪希腊世界的城邦危机的古希腊史研究者之前都未曾留意过的历史细节。

  雅典学院的会议组织者将塞萨洛尼基同历史记忆联系在一起的方式,着实同从事希腊文明研究的中国史学工作者的常规认识存在一些出入。在我们的惯性思维中,始建于希腊化时代的塞萨洛尼基首先是拜占庭帝国的第二大城市(事实上,这一说法只适用于8世纪之后的拜占庭帝国史),其次则是拜占庭史与古希腊史研究的学术重镇。凭借自身在国际拜占庭史研究中的领先地位,以及中希两国源远流长的友好文化交流关系,位于塞萨洛尼基的亚里士多德大学在过去的数十年里,为中国的拜占庭史研究培养过多位专家学者。事实上,就在这次参会的旅途中,我的这种刻板印象还在同身边国人的交流中被进一步强化。在我们动身前往塞萨洛尼基的前一天晚上,刚刚在雅典学院里结识的一位中国留学生十分肯定地告诉我,雅典大学与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的国际声誉都是凭借其拜占庭文明研究、而非古典希腊文明研究的成就所奠定的。与此同时,一位曾在亚里士多德大学访学、偶然得知我将前往塞萨洛尼基参会的同事还特意从国内给我发来信息,热情洋溢地推荐我去参观城里的拜占庭史博物馆,认为那是在他眼中这座“小镇”唯一非去不可的文化景点。然而,亚里士多德大学的校名和这次国际会议主办方精心设计的议程都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在当代希腊知识分子的心目中,尽管延续千余年之久的拜占庭文明同样是他们引以为傲的希腊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以雅典为中心的希腊古典时代文学、史学、哲学与艺术遗产的历史地位和后世影响力才是无与伦比的。

  然而,实地考察带给访问者的体验必然总是要超越历史记忆的范畴。随车工作人员的提醒猛然把我从杂乱的思绪中惊醒,让我意识到,自己搭乘的客车已进入塞萨洛尼基这座中国访客眼中不折不扣的“小镇”内部,正在向位于亚里士多德大学校内的会场缓缓驶去。在仅用十几分钟便完成这段城内的旅程中,我们透过车窗凝视着白塔塔楼的独特造型,思索着拜占庭城墙遗迹的饱经沧桑,想象着中古犹太人聚居区的喧嚣繁华,赞叹着圣索菲亚教堂的典雅庄严,欣赏着夕阳余晖之下亚里士多德广场的海天一色。无数我自己或耳熟能详、或闻所未闻的历史掌故,在短短的二十分钟车程中以一种直观、鲜活的方式展现在我的眼前,让我意识到,自己从前通过书本和文字掌握的信息在某些方面究竟有多么苍白贫乏。古老并被尘封的历史,其实是与一座城市的兴衰同呼吸共命运,与城内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

  亚里士多德大学校内的欢迎仪式紧凑简练,却处处体现着主办方的良苦用心。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主席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滔滔不绝地诠释了古希腊人对教育的独到理解;希腊共和国前总统、著名法学家普罗科皮斯·帕夫洛普洛斯(Prokopios Pavlopoulos)简洁精辟地概括了古希腊伦理学为后世法学传统提供的思想遗产;晚餐前的四重奏音乐表演则善解人意地迎合了外国听众的口味:在以《天堂电影院》背景音乐为主旋律的即兴变奏表演中,悠扬的小提琴乐声、诱人的希腊烤肉香味与天边血红的晚霞、历史古迹投下的厚重阴影融为一体,历史与现实、本土与国际化元素仿佛在这一刻同时定格,为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访客营造出一片安宁、静谧、和谐的气氛。

  然而,历史总是有着自身沉重、复杂的一面。塞萨洛尼基当地的居民很少会主动告诉我们这些外来游客,希腊国王乔治一世是如何在1913年处于共管状态下的塞萨洛尼基不幸遇刺,这座城市又是如何在同年的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中成为希腊王国与保加利亚王国往复争夺的战场。本地人同样并不经常提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在占领该城后对城中犹太人进行的大屠杀,以及1978年大地震对拜占庭古迹造成的严重破坏;并且塞萨洛尼基的国际声名在一定程度上来自她作为现代土耳其国父凯末尔故乡的地位。与古希腊哲学家们的光辉事迹截然相反,另外一些历史记忆在诞生后,便注定要遭到当地居民选择性的遗忘。

  接下来两天的会议议程进一步让我们切身体会到了历史传统与不断变化着的现实之间的张力。主办方的新颖创意——在斯塔盖拉亚里士多德墓地的疑似位置露天举行分析这位伟大哲学家的学术研讨会——受到了当地正午近40摄氏度的破纪录高温的影响(我在回国一周后从电视里关于希腊森林大火的新闻报道中获悉,我们经历的还仅仅是今年南欧地区极端天气的开始)。而在米埃扎举行的研讨会前后,会场所在地的精明客栈老板一直在向我们推销由仿古希腊雕像、本地葡萄酒和土耳其香水混杂在一起的各种纪念品。现实永远保持着同历史藕断丝连的联系;但现实的发展走向又往往不是历史趋势与人的意志所能左右的。

  从塞萨洛尼基驱车返回雅典的旅途经历延续着现实与历史元素的共存与互斥。巴士的前方是一座座自动化的高速公路(这条公路本身便是欧盟最近才兴建的重要道路建设项目工程之一)收费站与休息站;道路的东侧则是无数先人曾经饱览过的、爱琴海与优卑亚岛的绮丽自然风光。突然,坐在我前面的一位爱尔兰哲学教授指着右手边的窗外,兴奋地向我喊道:“快看,那里就是古希腊人说的奥林匹斯山!”

  我好奇地顺着教授所指的方向望去,那座郁郁葱葱、位于万里晴空之下的大山似乎并没有《荷马史诗》与古典主义油画中描绘得那样巍峨神秘、不可登攀。此时,一架飞机恰好从极目之处掠过,暗示我们人类发明的现代技术早已打破了多少古人凭借想象力编织的神话。但神话的魅力并未因时过境迁而化为乌有,至少在我的眼中,今日的奥林匹斯山仍因附着在它身上的种种美妙传说与鲜活记忆而与众不同。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