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通信技术影响语言发展
2022年08月26日 09:3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8月26日第2479期 作者:陈禹同/编译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官网8月18日发布消息称,该校教学创新处学术发展专员安东尼拉·斯特兰比(Antonella Strambi)和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学院讲师奥尔加·桑切斯·卡斯特罗(Olga Sanchez Castro)合作完成了英国劳特里奇出版社近期推出的新书《在全球背景下探索语言》的第五章“技术如何影响语言使用”。斯特兰比和卡斯特罗在该章节中回顾和分析了技术和青年人是如何推动了短信的变化和发展。

  1992年12月,22岁的英国程序员尼尔·帕沃思向同事发送了世界上第一条短信“圣诞快乐”。自此开始,短信已陪伴人类30载。现如今,人们可以通过不同渠道发送短信,不仅可以传递文字,还能传递表情符号、照片、视频和动图等。短信已从私人社交工具演变为包括政府和企业在内被广泛应用的有效沟通工具。

  斯特兰比和卡斯特罗在该章节中提出,技术影响了人们的交流方式,用户随技术发展而更新交流方式,以实现交流目标。语言应用中出现的一些变化与短信有关,例如“短信体”的演变。他们认为,短信对语言的影响利弊皆有。“语言纯粹主义者”认为,短信给人们的读写能力和语法水平带来危害。然而,斯特兰比并不赞同这一观点。近30年线上交流的历史已证明,表达者有能力在正式语言和非正式语言之间切换。

  斯特兰比表示,语言唯一不变的就是其变化性。在语言的变化过程中,青年群体有使用新语言来标记自己身份和社会群体属性的需求。青年一直是新兴词汇和短语的创造者,其中一些用语已经成为被普遍使用的习语,并在语言发展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陈禹同/编译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