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吧里的学术畅想
2024年12月24日 10: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12月24日第3042期 作者:本报记者 孙美娟 段丹洁

  最近,“学术酒吧”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悄然走红网络。伴随“学术酒吧”概念的“出圈”,网络舆论呈现出好奇、赞誉、质疑与批评等声音。其中,一部分人对“学术酒吧”这一创新模式充满了探索的兴趣与期待,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参与一场轻松愉悦的学术讲座是一种享受。当然,也有学者持不同看法,认为“学术酒吧”只是一种商业噱头,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术交流。那么,“学术酒吧”意味着什么?为何年轻人更喜爱它?它究竟能走多远?

  满足更高层次精神文化需求

  作为拥有悠久酒吧文化的城市,上海最先兴起“学术酒吧”概念并不令人意外。“学术酒吧”的诞生不仅为酒吧文化注入了新活力,也为学术交流和文化沙龙活动开辟了新的场所与空间,为都市生活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

  “在上海市面上对公众开放的文化空间中,关于社会科学的讲座活动较为罕见,许多有趣且有价值的内容未能得到广泛传播。”上海街垒Bunker酒吧店长白冰(化名)告诉记者,自酒吧开业以来,他一直希望能打造一个开放包容、保留文化异质性和创造力、关注公共价值的空间。2024年5月起,酒吧开始举办学术讲座,虽然空间有限,但学术讲座的受欢迎程度远超预期。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课题组主持实施的“2023年居民文化发展满意度调查”,居民对公共文化设施硬件较满意,但认为满足更高层次精神文化需求的专业类文化场所和活动较少。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朱迪认为,“学术酒吧”的兴起有这种潜在的需求作为背景和动力,反映出社会公众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更高层次文化休闲活动的需要。

  “空格酒谈”是北京地区首次尝试实践“学术酒吧”概念。目前在北京地区,类似规模的学术酒吧有三四家。当被问及为何选择在酒吧举办学术分享活动时,“空格酒谈”创办者张家宁回答:“实际上,举办学术酒吧活动源于我们的兴趣。团队成员多为‘95后’硕、博研究生,我们渴望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能有机会与更多人分享,得到认可。因此,在完成课程或参与学校读书会之后,我们常常感到意犹未尽,便会组织去学校附近的酒吧进行深入讨论,这与‘学术酒吧’理念不谋而合。”

  2024年6月至今,“空格酒谈”已成功举办20多期活动,讨论的主题涵盖哲学、文学、人类学、传播学等多个领域。此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赵旭东应邀参加了“空格酒谈”学术讲座。在赵旭东看来,这种形式新颖有趣,接受这一学术邀请也是一种传播学术思想的新尝试。学术成长不是单向的说教,而应在不断的互动中进行思想交流,并通过这种方式打破传统的学院式交流模式。

  与志同道合的人平等交流

  “学术酒吧”的风潮吹至广州,这座低调、务实、包容的城市似乎也赋予了它独特的风貌。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哲学系的农沃达于2024年8月在广州创立的克莱因homebar,被认为是最早的一批“学术酒吧”之一。农沃达表示,与北京、上海的“学术酒吧”相比,广州的“学术酒吧”更注重“轻学术”。因此,他经常鼓励分享者将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有趣知识分享给大众,使其易于理解并有所收获。

  11月初的周末,华南农业大学学生魏琪首次参加广州“学术酒吧”活动。当记者询问他的感受时,他表示:“整体感觉非常好,因为‘学术酒吧’提供了一个轻松自由的环境,没有学历、研究经验等限制。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加以选择,因此每次参加活动,都能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讨论氛围热烈。”

  大学生小羊(化名)已连续参加多次“学术酒吧”活动。谈及感受,她表示,“学术酒吧”活动通常安排在周末,人们此时较为放松,在酒吧这种环境下,更愿意聆听知识。此外,每期活动的主题都不同且有趣,能拓宽人们的知识面。

  记者通过实地走访和接触发现,年轻人在酒吧探讨学术,或许是因为他们能在“学术酒吧”中以更加平等、轻松、自在的方式与他人面对面交流。酒吧这一非正式场景缩短了大众与严肃学术内容之间的心理距离。

  “酒吧的轻松氛围消除了学术讲座中的严肃感。”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丹洋表示,“学术酒吧”通常以兴趣为导向聚集一群对特定话题感兴趣的年轻人,是一种主动学习而非被动学习的模式。参与者无须提前进行大量的准备,有利于简单、高效地探讨观点,更具吸引力。

  有不少人拿“学术会议”与“学术酒吧”进行对比,显而易见,二者目标完全不同。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陆子奇认为,学术会议一般面向本专业的学术研究者,他们会花费大量时间讨论方法论以及应用性、严谨性等。而“学术酒吧”面向不同专业和职业的人们,更注重传递整体的知识以及将抽象的知识联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主任王宏超更加直白地说,“学术酒吧”的目的肯定不是探讨专业的学术问题,而是连接专业与大众,“我觉得学术酒吧的价值正在于此”。

  让“学术+”创造更多公共价值

  在话题选择与内容筛选上,张家宁希望话题既有趣又能贴近大众生活。因此,每期活动前,张家宁团队都会与主讲人进行深入沟通。在举办10多期活动后,张家宁的“空格酒谈”获得多家主流媒体的报道,也收获了更多关注。他表示:“目前,我们的资源得到了显著提升,希望找到一种合适的运营模式,以帮助我们走得更远。”

  在谈论举办“学术酒吧”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时,白冰提出,如果“学术酒吧”旨在向公众传播学术知识并提供非正式的讨论空间,那么必须建立一个具备强大学术内容邀约、编辑、审核能力的团队,因此,持续的商业运营至关重要。对于街垒Bunker而言,在酒吧举办学术讲座的初衷是打破知识壁垒,以学术内容为切入点,创造公共价值,与更多人一起观察、思考生活和世界。

  “随着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对知识和信息的渴望变得更为强烈,‘学术酒吧’作为一种新业态要获得持续健康发展,应探索明确的发展模式。”朱迪认为,学术不仅可以“+酒吧”“+书店”“+咖啡厅”,还可以“+其他文化休闲场所”。“学术+”的业态,一方面丰富了居民文化休闲活动选择,另一方面有利于大家进行线下面对面互动,增加人们对所属社区、身边事和人的关心关注,在充满松弛感的氛围中获得知识、积累体验,在社交中探寻心灵的契合。

  人文社科研究与社会紧密相连,学者们也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走出象牙塔,得到更广泛的关注。而“学术酒吧”不仅是一种学术传播形式上的创新,更承载着年轻人对知识的渴望、对认可的追求以及探索世界的梦想。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表示,如果“学术酒吧”可以一直延续下去,有可能成为一种知识生产和交流的新渠道、新方式,为知识传播和普及提供新的途径,而跨学科、跨阶层、跨圈层的讨论,也将对演讲者和讨论者带来不同的启发。

  “学术酒吧”的产生,是时代发展的结果,更反映出公众对高质量精神文化休闲产品的强烈需求。让“学术酒吧”成为人们日常精神文化生活的一种形式,不仅可以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惠及更广泛的群体,还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精神文化产品的部分需求。也有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要在发挥“学术酒吧”扩展学术交流方式作用的同时,注意规范引导,确保其健康可持续发展。比如,应确立活动推动知识传播与思想交锋的根本宗旨,制定明确的交流准则,倡导开放、包容、尊重的交流氛围,从而为学术交流搭建优质平台。

  (本报记者查建国、陈炼、李永杰参与采访)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