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30日,“群学与东北地域发展”学术论坛在吉林长春召开,与会学者围绕东北地域社会的历史变迁与发展新趋向、群学研究等相关议题展开讨论。
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刘博认为,中国古代的“群学”思想在西方近代“社会理论”的冲击下不断调适创新,并与晚清以来社会发展新的空间和边界相互嵌套,形塑近代中国不断变动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样态。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主任董运生认为,社会学应关注技术与社会、国家、市场的关系,以人为本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和社会发展。
群学理念中以人为本的民本性、由己及群的递归性、天人合一的整合性蕴含了乡村治理秩序中的传统智慧。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吴海琳通过对吉林省万兴村数字乡村建设实践的分析研究,提出新时代的乡村建设有必要引入群学视角,重新理解乡村所蕴含的庞大生机与活力,推进数字乡村可持续发展。
会议由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社会学学院、东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主办。
(赵徐州 肖兴婷)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