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文明创新发展
2024年10月29日 09:5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10月29日第3002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杰

  10月19—20日,第二十四届中国价值哲学大会暨“人类文明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研讨会在济南召开。会议聚焦如何从价值哲学的角度进一步思考和研究人类文明与全人类共同价值这一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与会学者围绕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华文明与全人类共同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等问题展开研讨交流。

  拓展当代中国价值哲学研究

  新时代新征程,要充分认识深化拓展当代中国价值哲学研究的重大意义。上海大学哲学系教授孙伟平表示,当下人类文明正处在转折点上,人工智能在诸多领域展现出应用潜力;而随之可能诞生的新型人机文明对人类价值主体地位构成一定挑战,这一变革要求价值哲学直面智能系统的价值主体地位等新问题。与此同时,当前价值哲学研究仍然存在概念界定混乱、研究成果分散等问题。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价值哲学研究者应在基础理论研究上下功夫,努力解决价值哲学的实际应用问题,真正担负起时代使命。

  深化拓展当代中国价值哲学研究,要重视基础概念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李德顺建议,首先要注重价值和价值观念的关系问题研究。“价值”和“价值观念”不是西方语境中单数和复数的关系,即“价值”是普遍本质,“价值观念”是多样现象;应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将“价值”和“价值观念”理解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在他看来,应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重新理解和具体贯彻价值的主体性原则,寻求多元主体间的价值观念互相理解、相互合作。西北政法大学文化与价值哲学研究院院长刘进田则主张,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评价原则,对现代性价值予以科学把握和评价。

  与会专家认为,当今时代,随着社会转型和科技发展的加速推进,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其实质是价值主体的危机,而人类精神结构的变迁又是重中之重。在由日常感知、科学认知、审美感受和精神信仰构成的人类总体精神结构中,精神感受系统受到的冲击和挑战最为强烈,因此,要关注、研究精神感受系统在未来人类价值体系重建中担负的重要职责和使命。

  强化全人类共同价值研究理论基础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提出是历史必然,是对全球性治理挑战公共难题的回应。在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刘陆鹏看来,当前国际社会竞争日益加剧,新技术的发展或将对人类精神结构造成冲击,因此,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提出恰逢其时。

  如何理解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山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龚群认为,它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全人类化,回答的是时代之问、当代人类之问,体现全球化时代的时代精神之精华,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创造性发展,是马克思的全人类胸怀在当代的展现和推进。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教授江畅认为,全人类共同价值首先是一种观念价值,一种就人类主体自身而言的价值,一种应然价值,即全人类应当追求的理想目标,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只有朝着这一目标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世界永久和平与人类普遍幸福。

  全人类共同价值研究要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竭长光认为,全人类共同价值并非抽象的理想,而是植根于当今时代背景和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与当代生产方式、经济发展状况紧密相连。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李志认为,在唯物史观视野下,不能忽视历史发展对全人类共同价值形成的影响。在生成性视角下,不同主体对同一价值的理解和追求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在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中不断演进的,这为我们理解全人类共同价值提供了新的思路。

  引领人类文明创新发展进路

  全人类共同价值超越民族与国家的界限,是解决当今时代全球危机和困境的价值原则,是构建人类文明新秩序的重要原则。山东师范大学教授郝立忠认为,推动全人类共同价值在全球范围得到实现,不仅要在理论上大力倡导和弘扬,更要努力解决实践问题。

  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也离不开价值的主体性。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董朝霞认为,基于历史叙事的角度,从“一元现代性”到“多元现代性”的转变,是不同主体在历史进程中不断探索和实践的结果。各个主体应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实现。

  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邱仁富认为,共同价值是在人类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是人类走向美好生活、更好未来的价值要求。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回应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是推动人类迈向新征程理应倡导的。

  会议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价值论专业委员会、山东师范大学主办,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