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位于黄海之滨、胶州湾畔的中国海洋大学,走过了一百年的光辉历程,始终秉承“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的创校宗旨,坚守“崇尚学术、谋海济国”的价值追求,弘扬“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校训精神,发展成为学科门类齐全、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的高等学校,引领推动着我国海洋高等教育发展,为国家海洋事业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历史贡献。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张峻峰就该校在学科体系建设、人才创新培养、助推科技发展等方面的特色和成就,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构建世界一流综合性海洋学科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海洋大学是如何坚持“强化发展特色、协调发展综合,以特色带动综合、以综合强化特色”的学科发展思路,并通过这一思路促进学科建设的?
张峻峰:把特色一流作为必由之路,这是中国海洋大学矢志不渝的战略选择。学校坚持“强化发展特色、协调发展综合,以特色带动综合、以综合强化特色”的学科发展思路和“重特色、求质量,先做强、再做大”的总体发展策略,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学科生长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与时俱进地处理好“特色”与“综合”、“内涵”与“外延”的辩证关系,经过“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长期重点建设,构建和完善特色显著的学科生态系统,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文理交叉、融合互动、协调发展的世界一流综合性海洋学科体系。
从学科角度看,凡是陆地上有的学科,在海洋中几乎都会涉及,有些还是海洋独有的。因此,海洋问题几乎涉及所有学科,离不开基础学科、工程技术学科、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等的支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学校的海洋学科体系,以海洋为线索,贯通了理、工、农、医、文、经、管、法、历史、教育等学科门类,涵盖了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水产、海洋食品、海洋医药、海洋工程、海洋技术、海洋环境、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海洋文化、海洋经济、海洋管理、海洋法学等各个方面,具有明显的专业性、综合性、前沿性和交叉复合性。系统建立起包含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门类,涵盖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发、工程化开发、高端智库的完整海洋学科链条;实现了研究对象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从大气、水面、水体到海底的全覆盖;形成了认识海洋、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经略海洋、传承和创新海洋文化的多维研究体系。
这种立体的学科布局,最适宜培养高层次复合型海洋创新人才,也最适合承担综合性海洋研究重大任务,更利于集成解决海洋领域的复杂和重大关键问题,对海洋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大跨度重大海洋科研与社会服务,都能提供强力支撑。
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期内,统筹考虑学科间的内在联系、重点建设历程和深化拓展提升的可行性,学校持续强化特色学科,重点推进综合发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推进海洋科学、水产两个学科迈向世界顶尖为牵引,持续重点建设海洋科学与技术、海洋生命科学与技术、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与工程、海洋可持续发展4个相互支撑与促进的学科群,拓展带动地球科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相关学科整体提升,推动海洋工程技术、海洋人文社会科学若干学科(方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带动基础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快速发展。
通过建设,学校地球科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形成了交叉融合、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催生了若干新兴交叉学科,为形成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综合学科体系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着力自主培养海洋拔尖创新人才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海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中国海洋大学采取了哪些具体的举措和实践来创新培养模式?
张峻峰:无论是探索性还是应用性基础研究,想要实现“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高水平科技人才是关键。支持优秀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强化一流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全面释放人才创新活力,是高校的重要任务。
中国海洋大学以造就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为特殊使命,建设海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努力打造人才培养的海大模式。
构筑“谋海济国”思想基石,创建海上思政、实践思政与导学思政、思政课程有机融合的价值塑造体系,培养具有“海味儿”的拔尖创新人才。
一是实施海上思政,厚植海洋情怀,构建“东方红”系列科考船“行走课堂”。学校依托拥有全球最高静音等级的5600吨综合科考实习船“东方红3”这一“国之重器”,国内首创融入“海洋强国与伟大复兴”系列思政内容的“海洋科考认知实践”公共选修课以及“海洋调查实习”实践课。自2020年以来,已有来自全国1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000余名师生登上这一流动的“海上思政课堂”。
二是实施实践思政,突出实践导向,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走深走实。学校在全国率先实现博士思政课实践教学全覆盖,以国家级科技小院、研究生支教团、国家和地方重大活动志愿服务以及暑期“三下乡”等为阵地,引导海大学子走出“象牙塔”,踏入“泥土地”,在社会实践的大舞台上续写青春华章。
三是实施导学思政,聚焦示范引领,凝聚“三全育人”的系统合力。强化班主任、导师在学业指导中的思政融入,坚持以导学关系为载体,以多元化的互动场景为纽带,以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人格魅力影响和鼓舞学生,在互动中凝聚共识和实现价值认同。
构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地,创建完备的“大海洋”学科生态和本硕博贯通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范式。
一是组建崇本学院和未来海洋学院,牵头海洋科学“101计划”,深入实施“拔尖计划2.0”,深化本硕博贯通培养,重构多元融合的“大海洋”知识体系,构建“进阶式”创新能力训练体系。强化通识教育,培养学生文理交叉、古今贯通、中外融通的知识、胆识与见识。设置我国首个海洋技术学科,构建了完备的“大海洋”学科生态。创新合作机制,构建海洋科教国际合作平台与网络。
二是以海洋发展研究院和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等创新载体为支撑,推动文理交叉学科研究。打造系列交叉研究团队,促进海洋科学与经济、管理、法学、文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融合,建设“蓝色智库”。探索以关键技术为驱动、面向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努力培养海洋生物医药拔尖创新人才和涉海领域卓越工程师。
三是依托强基计划,组建生物科学强基班和海洋科学强基班,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采用本硕博衔接式培养模式,对学生实行动态管理。
四是抓实抓细学生培养关键环节,重构激励拔尖创新与个性发展并重的学生奖助体系。构建学校、学院、学科/专业和教师多方参与的一体化招生宣传工作机制,把牢生源“生命线”。建立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全面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构筑引领性海洋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平台,创建面向未来的深远海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海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重要平台支撑。
一是成立卓越工程师学院,打造“教育—实践—再教育”的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学校依托国家首批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项目,成立卓越工程师学院,与崂山实验室和中国东方电气集团等头部央企深度融合,聚焦国家急需领域重大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卓越工程师。
二是充分发挥特色学科综合优势和办学特色,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强农兴农的现实生产力,打造新时代知农爱农人才培养的海大模式。汇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协会等优质资源和科研力量,牵头组建新农科水产联盟,共享专业建设和科技成果。构建国家级科技小院为牵引、校级科技小院为支撑的多层次、全方位科技小院建设体系,积极推动蓝色科技小院联盟建设。
三是创设三亚海洋研究院,打造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和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基地。以解决海洋关键核心问题为导向,构建了理工融合的全新课程体系,打造了产教融合的陆海空一体化实训平台,创建了科教产教协同育人的复合应用人才培养模式。
四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建一流科研平台,形成“走出去、引进来”的良性循环。与世界一流及高水平院校共建国际合作平台,学生由国内外不同学科和职业背景的一流导师组全过程指导,全方位深度参与重大重点项目、国际合作计划和企业研发,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高层次海洋创新人才持续涌现。
推动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海洋大学如何通过有组织科研来服务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并在海洋强国建设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下一步准备怎么做?
张峻峰:学校牵头筹建了崂山实验室,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高校(海大)—国家实验室(崂山实验室)”融合发展体系,深化耦合互动发展,围绕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着力突破世界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攻克事关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担当海洋强国建设中流砥柱。
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打造高水平创新成果。学校构建了全球最大的“空—天—地—海”一体化区域海洋观测系统;建成全球最高静音等级综合科考实习船“东方红3”,为我国海洋科考和涉海高层次人才培养打造世界一流的科教平台。引领和推动了我国藻、虾、贝、鱼、海珍品海水养殖业的“五次浪潮”,牵头建议设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并担任总体专家组组长组织实施。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2016年倡导发起中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不断孕育海洋新药物,创新成果源源不断;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率先提出“透明海洋”大科学计划;中国工程院院士包振民带领团队引领“蓝色种业”蓬勃发展,推动我国水产生物分子育种技术走上国际前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华军领衔的海洋工程技术研发屡获突破。
学校聚焦海洋关键科学问题和海洋资源开发与权益维护的国家重大需求,创新体制机制,面向世界汇聚一流人才,促进学科深度交叉融合,致力科学前沿突破,形成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学术高地。坚持加强基础研究、实现创新引领,高起点建设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和“多场多体多尺度耦合及其对海工装备性能与安全的影响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基础科学中心。充分发挥学校海洋领域高端人才和学科齐全的综合优势,开展协同攻关和原始创新。
强化建设新型科技创新载体,为海洋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坚持把服务区域创新发展作为着力点,不断增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效能。学校与科研院所和地方政府企业紧密合作、协同攻关,构建服务导向、面向产业的新型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现代高效农业、现代金融等产业领域,建设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海工装备与技术研究院、海洋碳中和创新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载体,为国家海洋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孵化成立了“镭测创芯”“国数科技”等多家“专精特新”企业。抗肿瘤一类新药“BG136”I期临床试验进展顺利,培育了一批水产新品种,设计并参与制造了大型全潜式深远海养殖网箱“深蓝1号”,研发并量产了多普勒激光雷达、波浪滑翔器等重要装备。
充分发挥“蓝色智库”作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在长期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学校聚焦海洋强国建设的重大需求,切实加强海洋发展的基础研究,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科研服务效能,高标准建设海洋发展研究院,在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研究、全球海洋治理、极地深远海问题研究、海岸带生态修复研究、海洋碳中和研究等方面已形成明显优势,积极推动构建海洋领域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学校参与了国家一系列重要涉海立法的研拟或修订工作。承担30多个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编制,完成《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实施效果第三方评估,参加了多部海洋经济国家标准的制定。推出了《北极地区发展报告》《中国海洋经济分析报告》《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智库成果,在国家及地方海洋事业发展中发挥着“蓝色智库”作用。
近年来,学校获批国家级社科重大项目26项,其中23项涉海,涉海领域国家级社科重大项目立项数在全国名列前茅。5项涉海研究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
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高质量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加快建成世界重要的海洋高等教育中心和海洋科技创新高地,为建设教育强国、海洋强国作出海大贡献!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77号C座2-5层 邮编:100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