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建构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
2024年08月26日 10: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8月26日第2963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杰

  8月19—20日,第二届全国区域国别学刊物主编高层论坛在鲁东大学举行。与会学者围绕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区域国别类期刊定位与栏目设置等议题展开交流研讨,为建构中国自主的区域国别学知识体系贡献学理思考。会上,鲁东大学区域国别研究学院、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成立。

  服务国家战略是学科建设原动力

  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院长罗林表示,区域国别研究是一国由地区走向全球、深入观察世情、构建本国战略的“大国之学”。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我们要以学科建设为牵引、人才培养为核心、智库建设为突破、平台体系构建为支撑,将区域国别研究体系从“大国之学”落实为“大学之学”,实现服务国家战略和学科建设的良性互动。

  区域国别学被正式列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其学科建设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赵可金认为,从已有学科发展历史经验来看,区域国别学研究应坚持问题导向。所谓坚持问题导向,就是始终瞄准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积极回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断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为世界提供公共产品。

  深入开展区域国别研究是繁荣高校学术、推进学科建设和服务国家战略的现实需要。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院长刘昌明梳理发现,学界普遍认为,服务国家战略无疑是当下区域国别学学科设立的原动力。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等机制的深入推进,特别需要大批国别通、领域通、区域通人才,以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外部世界,推动中国一系列对外战略和发展倡议落地生根,实现中国与有关国家的互利共赢。

  探索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路径

  区域国别学是聚焦于特定地域性问题的学科。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认为,区域国别研究首先要针对明确、特定的地区及国别实际,进行长期的具体研究,在具体研究基础上对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归纳、理论分析和综合概括,建立起对这一特定区域的一般性、普遍性问题具有解释力、可操作性强的集成化区域国别学知识体系,形成区域国别研究方法路径,进而构建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西亚非洲》常务副主编安春英认为,研究者要突破西方中心论桎梏,探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理论创新与方法创新的主体性,提升学术思想、观点,以及标识性概念的国际影响力与塑造力,以高度的学术自觉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刘昌明表示,关于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路径,应处理好三对关系: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国际优秀经验借鉴与本土经验总结的关系、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学术研究的关系。

  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赵可金认为,区域国别学应推进世界各国现代化的经验比较,要超越西方现代化的思维局限,从唯物史观和大历史观出发,不断为增进人类普遍知识贡献中国智慧,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力量,走出一条区域国别学创新发展道路。

  多维度持续深化区域国别学研究

  近年来,区域国别学学科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发展,国际传播进一步强化,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一些不足。罗林认为,这主要体现为全球覆盖广度和深度不够,学科交叉强度不够,长期研究深度不够,及时响应速度不够,特别是紧贴实际、紧跟时事以及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还有待提高,研究方法也比较单一。我们要充分发挥多学科人才队伍、国际交往信息平台、学术品牌优势,以区域国别研究为基础、国际组织和国际传播为增长点,统筹谋划推进相关智库的建设工作。

  从研究领域看,区域国别学是关于特定区域国别的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综合知识,具有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翟崑认为,在理论方法层面,无论是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还是从跨学科方法层面,区域国别学都有较大发展空间;在区域国别学综合研究方面,区域综合研究和国别综合研究也将有较大发展。此外,专门研究(比如美国经济研究、东南亚经济研究)、中外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全球与区域治理、人物研究等,有望成为区域国别研究新的学术增长点。

  安春英认为,区域国别类期刊要立足差异性视角,结合全球视角、研究对象的区域本土视角以及中国视角,从微观角度研讨学科建设。刘昌明认为,能否形成学科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是检验学科建设水平的关键。因此,自主知识体系、学科内在逻辑与建设路径、人才培养能力与质量等应成为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主题,应持续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会议由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鲁东大学联合主办。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