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真理力量 系好人生首扣
大学“新生第一课”
2024年08月26日 10: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8月26日第2963期 作者:本报记者 陈雅静

  8月12—16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举办的第三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新生第一课”公益暑期学校在线上开幕。

  自2022年“新生第一课”公益暑期学校首次启动以来,它不仅成为连接学术界与青年学子的桥梁,更在发展中不断深化课程、壮大团队、扩大影响力。暑期学校以其丰富多元、深入浅出的课程内容,精心构建了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学科前沿热点以及研究方法等多维度的授课体系。通过这一平台,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新生得以在“经典研读”与“现实洞察”的交织碰撞中,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一份厚重的开学之礼

  暑期学校组织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理事长、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安钰峰告诉记者,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数量增加,学生规模也随之迅速扩大。在学期之初举办暑期学校,旨在帮助新生快速了解学科全貌,坚定学习信念,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培养更多能够肩负起民族复兴重任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作为暑期学校的资深授课老师,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宏政对每一届暑期学校课程的讲授都倾注了满腔热情。他认为,暑期学校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新生精心准备了一份沉甸甸的“开学厚礼”。通过聆听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学者的发言,新生在入学之初便能受到深刻的思想启迪,有助于激发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热情。

  谈及发起暑期学校活动的初衷,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夏少光表示,这源于他对自己求学路上那些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老师们的深深敬意与感激。同时,希望将老师们的宝贵教诲通过互联网这一桥梁,传递给更多有志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青年学子。

  夏少光说,身处世界百年大变局中的“90后”“00后”青年学生,自觉地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审视时代与世界,展现出强烈的理论自觉与使命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需求尤为迫切。每一届暑期学校都汇聚了来自全国数百所学校的优秀学子,授课教师团队实现了老中青三代有机结合,课程安排既注重夯实基础知识,又兼顾探讨前沿问题,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子展现出的蓬勃朝气与创造力,我们更应通过科学合理的引导方式,激发他们的潜能,助力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中不断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一次深刻的思维形塑

  对于广大初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青年学子而言,如何深入掌握这门学科,不仅是他们学术上的追求,更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重要课题。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东,虽已年逾古稀,却仍以满腔热情连续三届投身暑期学校授课。他谈到,“如何研读列宁著作”不仅是课程的核心,更是探寻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根源的关键所在。学生们应怀揣着“探寻中国式现代化的源头活水”的使命,学习和把握列宁思想的深刻内涵及其在当代社会的独特价值。他说,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与发展,为当代青年学子提供了宝贵的方法论启示。

  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喜平也参与了暑期学校授课,他的讲授主要是向学生阐述如何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他认为,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设想到列宁的制度实践,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与实际相结合,实现新的理论飞跃。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全面把握其世界观、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他勉励青年学子要坚持为人民做学问的崇高理想,广泛阅读原著,深入思考问题,努力练就马克思主义的看家本领,为学术成长和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赵丁琪作为青年教师代表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心得。他认为,对于新生而言,熟悉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范式和方法至关重要,不仅有助于他们深入理解学科知识,还能为他们的学术研究之路奠定扎实的基石。研究社会思潮是新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途径之一,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社会的历史变迁和现实状况,为他们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和理论工具。

  在暑期学校学习过程中,新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吉林大学2019届本科生、北京大学2023届硕士研究生万璐瑶感慨道:“暑期学校让我从经典著作的研读、学术动态的追踪到学位论文的撰写等各个环节,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这样的学习经历不仅让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与热情,还让我掌握了更加系统、科学的学习方法。”

  更为重要的是,“新生第一课”精心的课程安排与学界资深教授的倾囊相授,让新生们深刻体会到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他们表示,将更加努力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锤炼过硬本领,坚定理想信念,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成人成才、奋斗终身。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