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奋斗激发党史党建学建设活力
2024年07月01日 16: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7月1日第2923期 作者:本报记者 明海英

  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103岁生日。

  伟大历程波澜壮阔,我们党从旧中国风雨飘摇中走来,领导人民不懈奋斗,实现新中国不断走向强大与辉煌,带领中华民族书写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壮丽的时代篇章。作为研究党的历史和党自身建设规律的重要学科,中共党史党建学日益完善,从最初在党校教育系统开设党的建设课程,到形成具有鲜明研究体系的科学学科,再到与“中共党史”学科整合创新并设立为一级学科,中共党史党建学不断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为深化党的重大基础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与时俱进总结党的重要历史经验和实践成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与逻辑支撑。

  党史党建研究展现宏大历史实践

  大革命时期,党的发展壮大面临矛盾复杂与斗争激烈的严酷环境。为广泛提高党员队伍的革命素质,加强党的教育工作,我们党开始创办党校,大力传播党建知识,推动了党的革命实践进程。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德山介绍,土地革命时期,中央党校开设专门的党建课程,编写教学大纲,创办《党的建设》杂志,反映和传授党建工作经验。进入全民族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创新党建工作与党史教育工作的同时,我们党组织译编马列党建著述,编写简明党建教材,成立专门教研单位,在各类学校传播党建知识等,有力地助推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不断取得新成果。

  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注重加强自身建设。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丁俊萍表示,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经历了从分散进行到集中开展、从党内向社会延伸、从改革发展到全面深化的演进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建设在理论建设形态上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具有独特研究对象的学科。丁俊萍表示,改革开放以后,党的建设学科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党史研究资料搜集整理、出版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一大批专题史研究著作相继问世,不断拓展了党史研究的新领域;大型党史人物传记丛书《中共党史人物传》陆续推出,记录了党的历史上重要领导人的生平与思想,特别是年谱、传记、文集、文选、文稿、书信集等相继出版,涌现一大批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高等院校、党校和社科院系统等进一步完善党建学科建设,围绕学科的历史发展、功能设置、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发展路径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开展系统研究和深入讨论。2022年9月,“中共党史党建学”作为法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设立并正式公布,标志着视野更加广泛的党建学科建设与研究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中共党史党建学建设实践取得一系列积极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柴宝勇介绍,制度建设方面,许多高校成立了相关专门性学术机构,为学科发展和师资培养提供了坚实保障。学科建设方面,学术界围绕二级学科的设置展开了系统论证,有利于明确中共党史党建学的研究领域、发展方向、建设重点。人才培养方面,一些单位开设了中共党史党建学专业并开始招生。此外,中共党史党建学会、学科评议组、专业期刊的建设,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基础。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教授耿化敏表示,学术界开始着眼于在实践中探索形成富有创新、充满活力的管理体制,建设完善具有各自特色的中共党史党建学教学模式,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党史党建专业人才,为建优建强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制定任务书、画定路线图,推动学科建设落地落实。学者纷纷强调,教育部“建构中国自主的中共党史党建学知识体系”重大专项活动的启动,不但对推动本学科“三大体系”建设大有裨益,而且对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起到定海神针作用。

  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引领学科发展

  党的辉煌历史为中共党史党建学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沃土和宝贵的资源。杨德山告诉记者,一百多年来,党领导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实践,汇聚了广泛的历史史料、历史经验和革命精神资源。党一路走来创造的红色文化,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党的精神谱系,既是中共党史党建学应该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又是本领域学者做好本职工作的精神动力、指路明灯。耿化敏表示,党的创新理论对中共党史党建学研究的引领作用更加显著。如对“中国式现代化”“大党独有难题”等一系列概念的研究阐释,进一步彰显了党的创新理论对中共党史党建学的研究与发展的引领作用。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四个历史时期取得的重大成就、积累的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方式与途径;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历史与经验,为中共党史党建学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对象、广阔的研究空间。”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金龙表示,当前,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如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策略、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路径、世界大党独有难题的解决之道等,为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中共党史党建学不断建设、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在一百多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成就。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学习好、研究好,是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柴宝勇表示,只有将党史这座“富矿”发掘好,才能推动中共党史党建学建优建强。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展现了党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的不懈探索,验证了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真理性,蕴含着丰富的研究资源。另一方面,中共党史党建学要立足党的历史和建设实践,将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创新理论成果阐释好,以探求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取得显著成就的历史轨迹及其深层规律。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宋月红表示,党的历史为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发展提供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源源不断的实践资源和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思想理论之“魂”的深厚理论土壤,丰富和发展了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的历史、理论与实践内涵,不断推动建构中国自主的党史党建学知识体系。

  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整体推进

  围绕促进中共党史党建学高质量发展,耿化敏认为,首先,要坚持“党学姓党”的根本原则,在正确党史观的指引下,贯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及其理论与实践,对“热问题”产出“冷思考”,对“老问题”产出“新创见”,在理论指导、视野拓展、内容布局、范式更新、原创贡献等方面全面发力。其次,不断深化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实践场域在中国,要扎根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从党的历史中总结规律性认识。此外,要以建构自主知识体系为内核,强化中共党史党建学知识体系的基础性、探索性、引领性研究,勾画中共党史党建学的知识图谱,揭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时代特点,推进中共党史党建学“三大体系”建设。柴宝勇进一步表示,首先,要彰显政治性,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将政治性与学理性紧密统一起来,宣传解读正确党史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特别是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政治论断,要进行系统严谨的学理阐释。其次,要明确专业性,在借鉴其他学科建设经验的同时,明晰本专业的学科边界,加强自身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以帮助全党全社会更好地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此外,要突出实践性,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大局,对党的事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学理性、对策性研究。

  中共党史党建学的重要使命是再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陈金龙认为,中共党史党建学应更好地服务现实,以党的历史教育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实践。一方面,总结党的历史、党的领导、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对内,用党的历史教育人民,增进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以中国经验、中国智慧赢得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可和认同,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精神谱系。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中共党史党建学的重要功能。

  新时代,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要汲取历史智慧,服务于全党。丁俊萍建议,其一,加强学科建设的专题式研究。鼓励学者围绕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学科建设资源、师资队伍等内容展开具体研究,努力实现学科基础问题的有效突破和整体推进。其二,加强学科建设的区域性研究。充分考虑不同区域、不同高校或研究院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内在优势,立足实际,合理地设置具有鲜明特色的二级学科。其三,加强学科研究方法的研究。注重实证调研,鼓励运用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按照地域或年度对学科的设置情况、招生情况、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数据资料的统计和整理,建立起完善的数据库。其四,树立“学术共同体”意识,合理规划和重新调整校内的学术力量,积极融入相关学科资源,积极开拓高校和党校(行政学院)、社会科学院、军校、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凝聚广泛的学术力量。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共党史党建学的理论研究应当更加深入地融入党和国家的历史脉络与现实发展中。宋月红表示,一方面,要强化“顶层设计”,把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基础理论、时代发展和应用研究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和回答学科发展的历史底蕴与学理基础,研究阐释学科的基本内涵、要件要素构成和内在机理,在更高的起点上明确本学科的基本属性、研究定位和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要树立大历史观,立足中国、观照历史与时代。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围绕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等重大理论与实践主题,整体性、系统性地开展关于党的历史发展、党的领导和执政的规律性研究,科学揭示党史党建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