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漕渠与昆明池遗址项目入选“2023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
2024年02月28日 10:3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2月28日第2841期 作者:记者陆航

  本报讯 (记者陆航)2月2日,“2023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新闻发布会在陕西省文物局举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共同发掘的汉唐漕渠与昆明池遗址项目,入选“2023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汉唐漕渠与昆明池遗址考古不仅确定了汉武帝为开辟“丝绸之路”而开凿的昆明池的池岸线、池深、库容及相关要素,还确定了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汉唐漕渠的取水口和部分渠身,共同构成了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汉唐时期水利工程考古。该项考古发现了“八水绕长安”中久已不存的滈水,并确定了周都镐京的东界、南界,共同构成了周代都城和水利考古的重要发现。

  漕渠是汉武帝为解决都城长安粮食问题在元光六年(前129)开凿的运河,到隋唐时继续得到维护和使用。昆明池则是汉武帝为训练水军在元狩三年(前120)、元鼎元年(前116)两次开凿的人工池沼,建成后在训练水军之余,成为汉长安城的重要水源和上林苑内最重要的园林景观。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为开展丰镐遗址考古曾勘探确定了昆明池的基本范围。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对昆明池开展了新的勘探,进一步确定了昆明池的范围、进出水口及周边遗存。两次考古在确认昆明池位置、周边遗存分布的同时,在昆明池池岸位置、池形、池内高地、进出水口位置的认识上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进出水口的位置均与文献记载不同,且均未发现漕渠,因此学界对两次考古的认识一直持不同意见。

  2012年秋至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联合组成的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先后对项目涉及的汉唐昆明池遗址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勘探,从2019年开始先后对六个关键节点展开重点发掘,获得了以汉唐漕渠、昆明池等水利工程为中心的一系列重要认知:确定汉唐漕渠与昆明池进水区、出水渠道,确定昆明池池岸位置与池深,发现太平遗址,确定滈水及镐京东界、南界。滈水的发现和确定,是长安地区历史地理的重要发现。2012—2023年开展的汉唐漕渠、昆明池考古勘探与发掘,从考古学上确定了攸关汉唐都城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的漕渠渠首及部分渠线,确定了汉唐昆明池的池岸线、进出水口,发现了与文献记载一致的漕渠与昆明池间的沟渠联系,表明之前多数学者的研究无误。十余年来的汉唐漕渠与昆明池考古,清晰而明确地揭示出汉唐时期国家水利工程的宏伟面貌。与此同时,太平遗址的发现揭开了客省庄文化遗址发掘的大幕。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