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越)12月16日,第十七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在北京市社科联举办。
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为主题。与会学者从哲学、法学、历史学、文学、管理学等学科出发,多角度讨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北京工商大学数字商科实践教学中心主任王楠认为,新发展格局下,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意义重大,这一目标必须与北京“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充分融合,高度重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性作用,全面提升中国特色的首都城市现代性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高中华认为,弘扬工匠精神对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人才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要大力弘扬培育适合中国国情的工匠精神,结合新型工业化以及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需求,夯实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支撑。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王蔚提出,应“以中国为方法”,突破单一学科的问题意识与专业界限,关注社会整体性问题。直面发生在特定时空中的“中国现象”并进行学理化阐释,从而提炼出逻辑自洽、具有原创性的标识性概念,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治理提供理论基础。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副教授李春颖认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中国哲学学科在研究广度和深度上均已达到较高水平,在此基础上更要继续挖掘核心思想、梳理核心概念,着重研究其历史发展图景、内在机制、演进路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语境中重现魅力。
会议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办。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