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查建国 陈炼)11月18日,上海财经大学主办的2023上财宏观论坛在沪召开,与会专家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走势进行研判。
着眼长远,如何应对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认为,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认清经济发展潜力,考虑短期波动和潜在增速的关系。当前,宏观运行机制发生剧变,呈现新问题、新逻辑、新规律,需要新政策框架。如何找到均衡的复苏路径,不仅要注重中期结构性调整,也要注重长期基本要素和短期缺口的快速修复。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针对中国经济增速、执行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目前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等问题进行解答。他认为,虽然中国经济维持两位数增长的奇迹结束了,但是依然有可能保持较高经济增速。当前中国GDP增速放缓,通货膨胀率极低,均反映了总需求不足的事实,因此中国应该实行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
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看来,以西方宏观经济学的总需求概念框架来观察,中国经济从来没有出现明显的衰退与萧条,可见中国经济的宏观表现不具有典型性。近年来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宏观现象是GDP增速在温和放缓,这一现象反映了生产率持续放缓的趋势。
会上,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林立国代表团队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度报告(2023—2024)》。报告提出,虽然存在较多风险和挑战,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保持稳定,供给侧活力得到释放,需求侧开始稳步复苏。林立国表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需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注重短期逆周期对冲与长期跨周期政策之间的平衡,正确把握制约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瓶颈,找准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风险隐患,通过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为高质量发展引领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