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媒体技术以融合或革新的方式进入文艺生产领域,文艺理论和实践领域也借由新旧媒体的碰撞而产生了新命题。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文艺理论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和上海大学共同主办的“新媒体·新话语:文艺理论的知识体系重构”学术研讨会,对新媒体时代兴起的文艺理论新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数字媒介重构文艺理论话语
数字媒介的兴起、融合和革新对文艺活动产生了深刻影响,也对文艺理论知识的重构提出了紧迫要求。当前,新媒体文艺研究在艺术本体论、现象学美学、分析美学、批判理论、文化研究等诸多理论话语中初具规模。
“被称作‘自然语言大模型’的ChatGPT,开启了AI研发的‘大模型’时代。”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刘方喜认为,ChatGPT掌握了自然语言生成文本的能力,并将这种技巧运用于自动生成自然语言文本,这表明文学机器大生产时代已经来临,计算机大模型作为“大生产者”,冲击着作为“小生产者”的文学创作者和文艺理论研究者。AI大模型的功能特点是“生成”,与传播端、消费端无直接关联,用“(传播)媒介”来描述大模型对文艺的影响已不再适配,因此“媒介”文艺学需要改写,文艺理论亟待理论话语和知识体系的重构。
新媒介文论话语建构亟须关注新媒介文论的话语形态、新媒介文论的建构依据、“数字现代性”的话语范式、数字“话语网络”及其主要话语文本内容四个基本问题。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单小曦提出,在“智媒时代”的今天,数字文化场域中的新媒介文艺全面兴起,而大多数当代中国文论话语无法充分解释这一文艺实践,我们迫切需要建构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新媒介文论话语。新媒介文论话语体现为中国数字现代性话语范式。相对于当代中国文论代表性话语的书写—印刷“话语网络”,新媒介文论话语主要为数字“话语网络”所形塑,在文艺平台、文艺界面、文艺主体、文艺世界、文艺观念等方面都建构了不同于传统文论话语的新内容。中南大学网络文学研究院院长欧阳友权认为,文学创作需要廓清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的不同层级,辨识技术赋权与艺术赋能的非同一性,认清ChatGPT“数据峡谷”与“情感虚位”的创作短板,以探索人工智能的艺术边界与文学兼容度。同时,要使AI创作的观念逻辑从科技哲学走向艺术美学,还应区分技术的艺术化与艺术的技术性,规避“技术至上”陷阱,使ChatGPT沿着“技—艺—道”层层递进的发展路径来创造网络文学的未来景象。
智能化技术赋能新文科建设
当新的媒体技术进入文艺生产领域,如何应对数字时代对文艺理论和人文学科发展带来的机遇及挑战,探究文论研究和文学实践的更多可能,已成为当前新文科建设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段勇表示,在数字技术革新的冲击下,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挖掘中国新媒体文艺自身发展规律和审美特色,锤炼具有解释力的新媒体文艺理论中国话语,是广大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面临的重大责任与使命,也是赋能新文科建设、更好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举措。
对于现代智能技术下的人与新文科的使命,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蓝江认为,欲破除智能技术取代人类的神话,需要重新定位人文科学,将人文科学看成不同时代下的人与技术环境之间的外在关联。新文科的使命,就是在科技发展和具体时空的技术假体关系之中重新理解人,通过文科与科学技术的互动与交叉,发掘智能技术的正面功能,推动实现人类进化。
“要努力构建起适应数字媒介时代的文艺理论知识体系。”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王峰表示,在生成式AI时代,作为媒介的大语言模型使知识技能易于获得,对知识形态的全面掌握则变得更为重要。大语言模型的出现和应用表明,无意识的文学知识计算系统正在与有意识的文学知识系统发生融合,由此产生了对当前高校文科教育的冲击和重塑。为此,文学学科人才培养目标应转变为适度的判断力、议题与整体知识方案相契合的设置能力以及对知识内容的深刻反思能力,通过智能技术的持续赋能,推动新文科建设走向深入。
助推数字人文研究建设与发展
随着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发展步伐的加快和新文科建设的深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人文学科研究深度融合已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路径。“数字人文研究已具有趋于成熟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正在通过更具体的技术手段开展相关工作,并调动了更广阔的跨学科力量。”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朱国华表示,我们要大力支持相关研究者继续推进数字人文研究的建设与发展,拓展国内文艺理论研究界的科学视野,借助数字人文研究的建设与发展,将中国文学理论本土化事业推向新高度。
AI技术极大地降低了技术门槛,提高了研究效率,使研究者更加集中于创意层面,提高了审美判断的标准。上海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曾军提出,以ChatGPT、文心一言等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的出现,使“AI生成艺术”成为可能,这是推动文艺理论知识体系重构的重要契机,也是文艺学研究领域能够推动数字人文发展的重要原因。以数字人文为方法的文学研究将成为中文学科投身新文科建设的重要路径,我们应持续加强实践层面的研究,为实现AI为人文学者所用提供机会与可能。
要始终呼应建设新媒体时代文艺理论话语与知识体系的现实需求,提升中国在数字人文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单小曦表示,中国的“数字现代性”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要始终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现实基座,加快推动数字时代的中国新文论话语体系构建。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