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今天我们已经步入了“创新生态系统”时代,不仅需要关注企业内部的创新行为,还需要考虑同其他企业的有效协同创新、用户的参与、对创新成果的有效传递和应用,更需要关注整个“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和持续运行。
当前,企业的创新环境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进一步增强。环境变化对企业创新管理理论和实践都提出了新的挑战。过去我们仅仅聚焦于企业内部创新行为,或者是一些独立的创新行为、单项技术的创新。但是,今天我们已经步入了“创新生态系统”时代,不仅需要关注企业内部的创新行为,还需要考虑同其他企业的有效协同创新、用户的参与、对创新成果的有效传递和应用,更需要关注整个“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和持续运行。
创新的范围、组织和行为发生新变化
创新范围:从“封闭竞争”走向“开放合作”。波特认为,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通过自身创新创造比竞争对手更大的价值”。我们说,创新创造价值的结论没有错,但 “如何进行创新”、“创新的范围”都发生了变化。单个独立企业的创新已经不能够赶上外部环境变化的步伐,创新更多是由多个企业在一个创新生态系统中相互合作完成的,创新边界已经超出了企业既有的边界。创新的挑战已经从企业内部走向外部,面对技术和市场的快速变化,要求企业走出内部创新的藩篱,主动进行开放式创新,通过合作伙伴之间的协同与互补实现创新。实际上,海尔、苹果、谷歌这些企业为用户创造的价值,不是仅由这些企业独自完成的。
创新组织:从“一体化”走向“平台”。“一体化”一直是规模经济背景下的重要战略选择和组织方式,也是很多企业乐于采用的创新组织方式。但是,当企业外部环境变化较大时,“一体化”表现出“组织刚性”,不能很好地适应技术和市场变化,现实要求企业在组织创新活动时,必须具有一定的“弹性”。“平台”则是网络经济背景下的重要战略选择和组织形式,是一门“开放”与“封闭”动态平衡的艺术,是“创新生态系统”的具体应用。它使企业在组织创新活动时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使企业的创新活动同技术和市场变化共同演进,同上下游相关合作方的创新共同演进。
创新行为:从“线性创新”走向“涌现创新”。一谈起创新,我们就会想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工程化和商业化应用这样的一个创新活动过程。与之相对应的是技术推动型创新、市场拉动型创新和双向互动型创新。这些创新类型都是在“线性创新思维”下做出的界定。当前创新更多表现出“非线性”的特点,尤其是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上,这一特征更加明显。创新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很难“规划”和“计划”,可以说是“既不可预测,又不得不做”。“涌现创新”是应对这种不确定性的有效方式。企业需要培育友好的“创新生态系统”,即培育创新的环境,创造创新的机会和激情,尊重和激励创新,引致创新行为不断涌现,相关各方共生演进。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基于网络创新和开放式创新理论
作为网络创新和开放式创新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创新生态系统论是从企业仿生学角度解释企业创新的一种理论。Hannan和Freeman提出“组织种群生态学”的观点,认为在一个特定边界内的具有共同形式的所有组织构成种群,同一个种群中的组织对环境的依赖程度不同,从而影响着这些组织的活动方式及其结构。Moore认为,企业生态系统是以组织和个体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Adner认为,企业创新往往不是单个企业可以完成的功绩,而是要通过与一系列伙伴的互补性协作,才能生产出具有顾客价值的产品。李湘桔和詹勇飞认为,创新生态系统的实质在于融合知识,使创新主体具有完备性。从知识获取渠道看,可分为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从创新所需的知识性质看,可分为创新主体知识和创新协作知识。
创新生态系统由多主体共同参与。创新生态系统由各种各样的生物物种(成员)组成,各成员间存在各种复杂的关系。生物物种主要包括企业个体及同质企业(相同的技术、供应商、用户等)所形成的种群,如消费者、供应商、市场中介、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等。相互间的各种复杂关系既有垂直关系,如供应商、消费者、市场中介机构等之间的关系,又有水平关系,如竞争对手、其他产业的企业、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利益相关者等之间的关系。它们分别形成了核心生态系统、扩展生态系统和完整生态系统三个层面。Christoph等提出了服务创新生态系统,认为系统的主体包括平台提供者、服务提供者、客户以及中介组织。
创新生态系统以平台为中心。创新生态系统是由多种不同主体相互交织形成的开放的、多维的、共同演进的复杂网络结构。其中的每一个生态系统都是一个开放的、与社会有着全方位资源交换而且不断做内部调整的动态系统,因而具有自身所在系统未有的特性和功能。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的对象逐渐从个体扩展到种群范围,最后扩展到种群之间的关系层次。陈斯琴提出了基于创新平台的技术创新系统模型,由核心层、开发应用层及创新平台构成。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