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企业500强排名,对于人们观察和分析企业竞争力,研究国内外经济结构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运行规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其排名标准和方法的种种弊端也不断显露出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质疑。
现行企业500强排名的主要弊端:一是指标偏离目的。以“大”示强,用反映“大”的指标(即营业收入),排列“强”的企业。准确地说,这样排出的不是“500强”,而是“500大”。企业500强是数量与质量的统一、竞争力与影响力的统一。企业营业收入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如果片面以数量多少排榜,重视影响力而忽视竞争力,会造成只大不强的企业入榜。这样排榜容易传递错误的信息,误导人们的认识和言行。现在,世界企业500强每年换榜率是10%左右,中国500强换榜率是20%左右。有人认为是企业竞争力的变化所致,是正常的。其实不然,笔者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指标不合理、不科学造成的,否则换榜率就不会这么高。
二是排斥行业参与。企业对全球或一国经济的影响是通过行业来传递的。500强首先是行业之大、行业之强。行业之强是企业500强排名的前提和基础。行业不能列前的企业是进不了500强的。如果抛开行业只依据各企业上报的营业收入直接统一排名,工作量大、效率低。企业500强排名应以行业为起点。
三是排名过于频繁,容易误导人们陷入“重短轻长”和心理浮躁的误区。500强排名重视企业年度变化,而忽视长期发展趋势和内在演进规律。业界和学界对企业500强的热情越来越高,期盼越来越大。人们总是试图不切实际地从年度企业500强中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其实,企业年度间的变化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其长远发展和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改革和创新企业500强排名工作,要处理好影响力与竞争力的关系。大而弱的企业,有影响力而缺竞争力,难以持续;小而强的企业,有竞争力而缺影响力,地位作用有待提升。要以大为基础,大中选强。最后入榜的企业要又大又强。
可以设想如下改革思路。
首先,科学设计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指标设计(xi,i=1,2,…7):按照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原理,可以在现有营业收入(x1)指标的基础上,分别增加反映劳动创造能力、资产创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生态环保能力、品牌知名度和国际化水平等指标。如相应的劳动生产率(x2)、资产收益率(x3=营业收入/总资产)、科技研发投入率(x4=科技研发投入额/营业收入)、碳排放率(x5=碳排放量/营业收入,此项指标为负值,它与企业生态环保能力成反比)、品牌国际评分(x6)、海外产品销售比重(x7=海外产品销售额/海内外产品销售总额)。权数设计:经过系统分析研究,给上述7个指标分配不同的权数(fj,j=1,2,…7,权数之和为整数1)。指标计算方法:把这7项指标分别乘以其权数并累计求总分。其数学模型为: xifj=x1f1﹢x2f2﹢…﹢x7f7。这样设计和计算指标,把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相结合,强化了质量指标的作用,用综合总分取代了单一数量分,比现有的企业排名的指标更为合理和科学。
其次,合理确定评选排名程序。分为两步:一是行业推荐初选;二是汇总排名定榜。各行业先把营业收入列前的企业(如前五、前十或更多)推荐出来,计算各项指标、累加总分,上报评审机构,形成行业强企构成的企业500强初选名单(数量要大于500的一定比例或倍数)。然后由评审机构汇总,依据总分,打破行业,统一排名成榜。整个过程更多地注入了“比、选”的因素。
再次,延长评选排名周期,可3年或5年评比排名一次。先分别计算各项指标的年平均值,再接续前面的计算,依总分排榜。这样,企业年度间的偶然因素可以互相抵消,回归显现常态。从注重反映企业短期变化,向反映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转变。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委党校工商管理系)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