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爆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海啸。在这场迄今尚未收场的金融海啸中,发达国家的银行业受到沉重打击,不仅有多家银行倒闭,而且像美国花旗银行、法国巴黎银行、英国诺森罗克银行等世界著名巨型银行也损失惨重。2008年第四季度,国际金融危机开始袭击我国实体经济,但令人震惊的是,我国银行业逆势而上,在质量、规模和盈利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提高。据报道,我国银行本外币资产2008年末为62.39万亿元,2010年末为95.3万亿元,增长约53%。另据报道,2010年《银行家》杂志排名的1000家银行中,我国银行有84家,比2009年排名多了32家,增幅超过60%。有学者声称:中国的银行业成了“暴发户”,并不为过。
我国银行业表现可嘉但管理粗放
这些是否表明我国银行在管理上已超过或者至少不低于西方国家的银行?是否表明我国监管部门在引进海外监管标准、创新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方面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检索文献发现,尽管大多数专家学者充分肯定我国银行业在国际金融海啸以来的表现,但态度谨慎。因为我国银行业目前的繁荣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从2003年初开始的国家对国有银行的注资、重组、股改上市;二是2008年下半年开始政府放松对银行信贷的数量及价格管制,使各商业银行放开胆子,主动开闸放水,通过追求信贷规模的增长来追求利润和竞争优势,所谓“以量补价”。
大家知道,1998年,我国银行业还处于“技术性破产”状态,而嗣后发展又多仰仗政府政策支持。按照逻辑推论,我国银行业管理水平不可能太高。事实上,正如很多专家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我国银行管理相当粗放。法人治理结构并未发生根本变化;盈利模式主要还是通过“以量补价”、“以价补量”赚取借贷利差;为追求规模和短期业绩而不计成本、不计风险的气氛在过去几年相当浓厚;信贷资金集中在某几个行业(特别是房地产行业)暴露出潜在的系统性风险;过分突出薪酬及营销费用与存贷挂钩的简单化的绩效考核严重损伤了客户服务功能与中间业务发展,也加大了风险;内控与风控在高层耗巨资形成体系,在基层则被束之高阁,使战略与经营、与细节相互脱离;在事业部名义下的内部组织架构的重建,其结果还是没有跳出“条”“块”交替掌权的政府工作套路。我们认为,解决诸如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防范和化解风险,这一方面继续仰仗国家宏观政策的正确,另一方面每家银行亟须建立行之有效的战略管控系统。
构建银行管控系统的理论基础
银行的战略管控系统是指一家银行的高管层按照既定战略目标,驱动和驾驭该家银行向着战略目标行进并实现战略目标的机制,包括三个要素:控制标准或业绩考核指标、监控和奖惩制度。控制标准必须与战略目标对接,是战略目标的明细化;监控,主要针对控制标准的执行过程,又细分为计量、分析和反馈;奖惩制度基于控制标准设计,并根据控制标准执行结果兑现。
我们认为,机制设计理论、“老三论”和“激励理论”是构建银行管控系统的理论基础。机制设计理论由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尔维茨(Leonid Hurwicz)、马斯金(Eric S. Maskin)和迈尔森(Roger B. Myerson)共同创立,主要研究如何在既定的经济或社会目标下设计一个经济机制(规则和制度等),使相关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个人利益与设计者的既定目标保持一致。按照机制设计理论的说法,一个有效的经济机制必须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信息效率(informational efficiency),即信息的种类和数量,也就是信息成本最小化;二是激励相容(incentive compatibility),即通过某种激励使得相关经济活动参与者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实现机制设计者的既定目标。如果将银行战略管控系统看成一个机制,那么,信息效率和激励相容也是构建银行战略管控系统的两项基本原则。
“老三论”是指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三种相互联系的理论的总称,为20世纪上半叶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大批自然科学学者集体智慧的结晶,作为“横断学科”,既适用于自然科学也辐射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门类,其重要成果之一就是揭示出“任何系统达成自身目标的过程都是通过信息反馈过程来实现”的原理,影响力至今未衰。基于“老三论”原理可以推断:盈利组织的战略管控系统由目标(或控制标准)、反馈(或监控)和矫正差异三个要素构成。换句话说,在一个系统中,控制者为了控制被控制者(人或者物)的行为,就必须为被控制者设定目标、对被控制者实际行为进行计量、将计量结果与设定目标对比、根据比较的结果矫正差异,最终使被控制者的行为符合设定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在“老三论”中,系统就是机制设计理论中的机制;被控制对象则既指人也指物,包括了经济机制中相关经济活动参与者。“老三论”与机制设计理论有很多共性,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机制设计理论提供一个结构化的方向,但区别也很明显,那就是“老三论”没有涉及人作为被控制者时的激励问题。
激励理论源于心理学,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文献积累相当丰富。其中最相关的则是马斯洛的“需求层级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格雷戈的“人性理论”。在诸如此类的理论中,有两条原理值得关注:一是激励制度就是要创造这样一种环境,即组织成员在实现个人目标的同时也达成了组织目标,这实际上就是机制设计理论的“激励相容”;二是激励的关键作用是使组织成员工作的动力内在化,也就是在有激励存在的条件下,对被控制者实际行为差异的矫正可以不是外在的,而是被控制者的自觉行为。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77号C座2-5层 邮编:100006
>